那段时间,真不是个滋味儿。整个人就跟被闷在一个黑罐子里似的,伸手不见五指,干啥都提不起劲儿。就是那种感觉,你知道?天亮之前的那个点,最黑,也最让人心里发毛。
一、瞎折腾阶段
刚开始的时候,心里急,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总想着得赶紧做点什么,赶紧把这局面给扭转过来。于是就开始瞎折腾。
我试过:
- 逼着自己看书学习,想找点灵感或者方法,结果字一个都看不进去,脑子一团浆糊。
- 疯狂找人聊天,想倒倒苦水,或者听听别人的建议。聊完当时好像好点,但挂了电话,该咋样还咋样,甚至觉得更烦了,因为别人的生活好像都挺好的。
- 强迫自己去运动,听说运动能产生啥多巴胺。跑得气喘吁吁,累得跟狗似的,但心里的那股子沉重感,一点没少。
说白了,这些都是在跟自己较劲,越较劲,越觉得无力。好像你越想挣脱,那绳子就勒得越紧。
二、认怂与动手
折腾了好一阵子,一点用没有,反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有一天早上醒来,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我突然就觉得,算了,别跟自己拧巴了。
我决定不琢磨那些“大事”了,什么未来,出路,都先放一边。我就寻思着,眼前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哪怕是最小的事。
我就开始干这些:
- 把堆了好几天的碗给洗了。哗的水声,洗洁精的泡沫,洗完之后水槽亮晶晶的,心里好像也跟着亮堂了一点点。
- 整理书桌。把乱七八糟的文件、本子、笔都归置擦掉灰尘。看着整齐的桌面,感觉混乱的思绪也稍微理顺了那么一丢丢。
- 给阳台上的花浇水。看着水慢慢渗进土里,叶子好像也精神了点。
- 修好了吱嘎响的椅子腿。找了工具,敲敲打打,虽然弄得满头大汗,但椅子不响了,坐上去踏实多了。
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特别不起眼。但我发现,每做完一件,心里就好像卸下了一点点负担。不是说问题解决了,而是那种掌控感,哪怕是对一件小事的掌控感,回来了那么一点。
三、等着天亮
我就这么一天天地“小修小补”。不强求自己立刻“好起来”,也不再焦虑“天什么时候亮”。
就是闷头做手边的事。把屋子收拾干净,把该做的工作(哪怕是最基础的部分)一点点往前推,按时吃饭睡觉。听起来挺废话的,但当时对我来说,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慢慢发现:
- 身体没那么沉重了。可能是规律作息起了点作用。
- 脑子里的噪音好像小了点。不再是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焦虑和恐慌。
- 偶尔,能感觉到一点点平静,甚至是一点点微小的期待。
不是说一下子就阳光明媚了,更像是浓雾里,能稍微看清脚下的路了。你知道天总会亮的,但你不再是绝望地、焦躁地傻等,而是在黑暗里,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哪怕走得很慢,哪怕只是在原地整理行装。
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就是当你觉得全世界都黑了的时候,先别急着找太阳,看看自己手里能点亮什么,哪怕只是一根火柴,先把眼前这一小块地方照亮,然后,再慢慢等。等风来,等雾散,等那第一缕光。
就这么回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