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闲着没事,看到角落里那台旧电脑,落满灰,寻思着不能让它就这么彻底报废,得想办法让它发挥点余热。琢磨半天,决定搞个简单的家庭媒体库,方便在电视上看下载的电影啥的,我就给这个小折腾起个代号,叫“katerina”。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家伙
就是把那台老古董给扒拉出来。那家伙,配置是真的老掉牙,内存小,硬盘也嘎嘎响。开机试试,慢得能让人睡着。当时心里就有点打鼓,这玩意儿到底行不行?但转念一想,反正也是废物利用,试试呗,不行再说。
第二步:选个合适的“操作系统”
原来的系统肯定是不能用,又卡又臃肿。我就上网随便搜搜,想找个特别轻量级的系统,能跑起来就行。看几个,名字都挺怪,挑个看起来最简单的,据说资源占用特别小。下载镜像,做个U盘启动盘,这过程倒还算顺利。
第三步:装系统和软件,开始折腾
这是最费劲的一步。给旧电脑装系统,一开始还挺顺,但装到一半就卡住,反复试好几次都不行。后来发现是硬盘有点小毛病,格式化好几遍才勉强装上。装完系统,接着就是装那个媒体服务器软件。这软件也是找个最基础的版本,功能不多,但求稳定。安装过程倒是不复杂,点下一步就完事。
装完软件,开始设置。这地方又卡壳。主要是网络设置和添加媒体文件夹这块儿,不知道为就是识别不出来我移动硬盘里的电影。捣鼓半天,试着改好几个设置选项,重启好几次,稀里糊涂地也不知道是哪个选项改对,总算是能认到我的硬盘。
- 检查硬件连接,确保硬盘插好。
- 反复调整软件里的文件夹权限设置。
- 尝试不同的网络共享配置。
- 好像是某个共享协议的选项搞定。
第四步:添加内容和测试
软件能识别硬盘就好办。我把攒好久的电影、娃看的动画片都一股脑添加进去。软件自动刮削信息,生成海报墙,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虽然有些电影信息识别得不太准,封面也乱七八糟,但大体上能看就行,暂时也懒得去一个个修正。
关键是测试效果。我赶紧打开客厅的智能电视,找到那个媒体服务器的选项。还真找到!点进去,能看到我添加的电影列表。随便点开一个播放试试,一开始缓冲有点慢,毕竟老电脑性能不行,但缓冲完播放起来还挺流畅。又用手机试试,连上家里的无线网,也能看。成!
一点小感想
虽然这台“katerina”服务器性能也就那样,凑合用。但整个过程折腾下来,把一个快淘汰的旧电脑重新利用起来,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求搞得多专业多厉害,就是享受这个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看着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能派上用场,感觉还挺实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