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卡壳,干啥都提不起劲,就感觉脑子有点生锈,运转不灵。这种时候,我就喜欢翻腾点老东西出来瞅瞅,不一定是找灵感,有时候就是纯粹换换脑子。
前几天就又把《李献计》给翻出来。这片子第一次看的时候给我的冲击还挺大的,那时候年轻,就觉得“哇,牛逼!动画还能这么搞?” 现在再看,感觉又有点不一样。
重新琢磨这个劲儿
这回我没当个普通观众,我是带着点“实践”的心态去看的。我想弄明白,为啥这片子当时能让我那么上头,现在这种感觉又变成
我就反复看几遍。不开玩笑,就跟李献计打那个破游戏似的,一遍一遍地看。特别是开头那段,他玩那个游戏,说是每天死磕20个小时,手都快按废,还是过不去关。那种执拗,或者说魔怔的状态,这回我看得特别仔细。
我琢磨着,这不就是有时候咱们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状态吗?
- 第一遍看:主要是回忆剧情,重新熟悉一下。感觉就是个失恋小伙儿为找回女朋友,用一种特极端的方式穿越时空。视觉风格还是很顶。
- 第二遍看:我开始留意细节,尤其是那个“差时症”的设定。这玩意儿挺有意思,感觉不是生理上的病,更像是心理上的,就是感觉自己跟世界老是慢半拍或者快半拍,融不进去。这回看,我特别能体会这种感觉。有时候忙起来或者焦虑起来,确实会觉得时间过得忽快忽慢,跟周围的人和事对不上点。
- 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不自觉地代入。不是代入他找王倩那条主线,而是代入他那种卡在一个点上,反复尝试,明知道可能没啥用但还是停不下来的状态。就像他玩那个游戏,目标明确(打通关),方法单一(狂按键),结果就是不断失败和崩溃。这种感觉太真实,搞得我心里有点堵。
实践中的体会
这回“实践”看片,我没得到啥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但我好像更理解“李献计”这个劲儿。
他不是什么英雄,甚至有点轴,有点神经质。他玩游戏失败会崩溃,搞砸事情会懊恼。他那个所谓的“历险”,更像是一场跟自己死磕的过程。为一个可能根本不值得或者不可能的目标,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这过程本身,比结果重要。就像我这回反复看片,一遍遍地琢磨。重要的不是得出什么而是我在这个过程中,重新体验和思考那种“卡壳”和“较劲”的感觉。看着李献计在那折腾,好像也让我自己心里那股别扭劲儿顺一点。
就感觉,,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有时候就是得允许自己这么“魔怔”一下,跟自己死磕一阵子。磕过去,可能就好;磕不过去,那也就这样,至少咱使劲折腾过。
所以这回重看《李献计》,对我来说,就像是完成一次对某种特定情绪的模拟实践。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有点费劲。就这么回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