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琢磨起“滕女”这个词儿,一开始还真不知道啥意思,就去查查。,原来是古代那种,大户人家嫁女儿,跟着一起过去的侄女妹妹啥的,说白就是陪嫁,有时候还得当小妾。这让我一下子想起我之前干过的一段活儿,那感觉,真有点那味儿。
那段当“配角”的日子
那会儿我刚进一个项目团队,摊上个活儿。明面上说大家都是团队一份子,都重要,但干起来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核心的、露脸的、资源足的那部分,是头儿的心头肉,我们这摊儿,感觉就是跟着凑数的,或者说是“陪嫁”过去的。
我就感觉自己特别像那个“滕女”。人家是明媒正娶的“正妻”,风风光光,我们这边,跟着过去,名义上也是团队成员,但实际上就是个附属品。好听点叫配合,难听点,就是个添头,有你不多,没你好像也行。
具体干活儿的时候更明显:
- 资源分配:好的设备、优先的时间,基本都紧着“主线”任务那边用。我们这边要点得等,得协调,有时候干脆就说没有。
- 工作内容:那些光鲜亮丽、容易出成绩的活儿,轮不到我们。我们干的,大多是些收尾的、测试的、文档整理之类的,就是那种干也看不大出来,但不干又不行,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 开会汇报:每次开大会,焦点永远是“主线”那边进展如何如何,取得什么“重大突破”。我们这边?要么一带而过,要么干脆就不提。就算我们吭哧吭哧解决大麻烦,功劳也常常记在“整体项目”或者那个“主线”头上。
有一次印象特深,我们这边熬好几个通宵,攻克一个技术难题,本来挺高兴的,结果在汇报材料里,这事儿轻描淡写成“主线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已顺利解决”。当时心里那个憋屈,真跟受委屈的小媳妇似的。
琢磨明白,得撤
干大半年,我算是看明白。在这种“滕”着别人的状态下,你再努力,也很难有出头之日。你的价值就是依附于那个“主体”,人家好,你可能跟着沾点光,人家要是有个风吹草动,你可能就是最先被牺牲掉的那个。
这“滕女”当得没意思,真的。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关键是心里不舒坦,感觉自己没啥尊严。后来我就想通,人还是得找个能让自己当主角,或者至少是重要参与者的地方待着。
后来找个机会,我就从那个项目里出来,换个地方。虽然新地方开始可能没那么光鲜,但至少感觉自己是正儿八经在做事,做的东西是自己的,有价值感。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也算给我提个醒。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眼睛得放亮一点,别稀里糊涂又去给人当“滕女”,吃力不讨好还憋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