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唠唠我手上这个“凤凰王”项目。听着挺唬人?就是个外号,背后全是辛酸泪。
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当时我刚接手一个老系统,那叫一个乱。代码是东拼西凑的,注释基本没有,文档更是天方夜谭。之前的负责人早就跑路,留下一堆烂摊子。系统,三天两头出问题,用户那边天天投诉,老板脸都绿,就差没直接拔电源。
接手就是噩梦的开始
刚开始那几天,我头都大。对着那堆代码,感觉就像看天书。想找人问问,要么就是不知道,要么就是说“这块儿不是我负责的”。我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第一步,摸索。 我先尝试着把系统跑起来,本地环境搭好几天,踩无数的坑。然后就是看代码,一行一行地啃。遇到搞不懂的逻辑,就加打印日志,或者干脆本地调试,看它到底是怎么跑的。那段时间,天天加班到深夜,眼睛都快看瞎。
过程那叫一个折磨。
- 经常是改一个bug,冒出来三个新的。
- 有时候感觉找到问题,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发现是自己想多。
- 最崩溃的是,好不容易找到点线索,发现依赖的一个老旧库,网上资料都找不到。
那感觉,真就像是在灰烬里扒拉,希望能找到点儿火星子。同事都开玩笑说,这项目谁接谁倒霉,就是个烫手山芋。
从灰烬里重生
转机出现在大概一个月后。那天我又是熬到半夜,盯着一段特别诡异的代码看。突然之间,好像脑子里“叮”一下,想明白之前一直没搞懂的一个核心逻辑。原来是之前那哥们儿为图省事,用一个非常规的操作,导致整个数据流都变得特别拧巴。
找到突破口,就好办。 我顺着这个线索,开始一点点地梳理和重构。把那些绕来绕去的逻辑捋直,把不合理的设计改掉,把缺失的注释和文档补上。这个过程也不轻松,相当于把房子拆重新盖,但心里有底,干活儿就有劲儿。
我还做几件事:
- 加监控: 给系统加上详细的监控和报警,哪里不舒服,我能第一时间知道。
- 写文档: 把系统的架构、关键流程、踩过的坑都记下来,免得以后别人再像我一样抓瞎。
- 小步快跑: 不搞大动作,每次只改一小块,充分测试后再上线,稳扎稳打。
终成“凤凰王”
就这么折腾大半年,系统奇迹般地稳定下来。投诉没,老板脸色也好,偶尔还能加点新功能。现在这系统基本上就我在维护,别人有啥问题也都来找我。有时候大家开玩笑,就说我是这个项目的“凤凰王”——从一堆烂摊子里把它救活。
累是真累,但搞定之后,那成就感也是实打实的。感觉就像自己亲手把一堆灰烬,重新扇燃成火焰。这“凤凰王”当得,也算值。
所以说,有时候遇到难啃的骨头,别怕,硬着头皮上,总能找到办法。搞定,你就是那个“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