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和》这玩意儿,最早是啥时候看到的,我都记不太清,好像是大学那会儿,网上突然就火起来。
一开始瞅见那画风,老实说,有点劝退。就是那种简单到有点潦草的感觉,跟当时追的那些“大制作”动画完全不一样。人物动作也怪怪的,经常就是一张图在那儿抖抖,或者平移。当时就琢磨,这啥玩意儿,能好看吗?
结果,点开一集,特别是那个中文配音版,我去,彻底陷进去。
第一次看的冲击
我记得特清楚,好像是看到那个《西游记:旅途的终点》那集,孙悟空那几个货,完全颠覆我的三观。还有那个贴纸,贴哪儿哪儿倒霉的那个,叫啥来着?对,圣德太子旁边那个谁,叫小野妹子?反正就是各种神经病一样的剧情,配上那快得像机关枪似的语速,还有那帮配音演员特别“接地气”的演绎,什么“我擦”、“坑爹”、“给力”之类的词儿,简直。
当时就觉得,这动画有毒!明明画面看着挺穷的,但就是忍不住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每一集都短短几分钟,跟泡面似的,上个厕所的功夫就能看一集,特别下饭,也特别“下脑子”。
中配的魔力
后来才知道,那个特火的中配版是“cucn201”这帮 ребята 搞的。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抓住精髓,甚至在原作的基础上,玩出好多本土化的梗。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中配比日文原版听着更有意思,可能是文化更贴近,那些吐槽和语气词,简直说到心坎里去。
- 那个语速,绝。
- 那个吐槽,精准。
- 诞生的网络梗,一堆一堆的。
那段时间,宿舍里、网上,到处都能听到模仿《日和》中配腔调说话的人,各种QQ表情包也是铺天盖地。什么“坑爹这是!”、“这不科学!”、“大丈夫萌大奶”(虽然好像是另一个空耳,但也差不多那意思),简直成流行语。
后来的事
后来嘛也断断续续看几季。虽然新鲜感没那么强,但偶尔翻出来看看,还是觉得挺逗乐的。它就不是那种需要你正襟危坐、细细品味的作品,更像是个随时可以拿出来乐呵一下的朋友。
现在想想,《日和》大概就是因为它够简单、够直接、够无厘头,才能在那个时间点火起来。 没啥复杂的剧情,没啥深刻的道理,就是纯粹地搞笑,用最糙的方式戳你的笑点。这种简单粗暴的快乐,现在反而挺难找。
反正,对我来说,《日和》不光是一部搞笑动画,更是一段挺特别的记忆,代表那个网络文化刚刚兴起、啥都觉得新鲜有趣的年代。现在有时候刷小视频,偶尔还会刷到那些经典片段,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