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琢磨着上山,总觉得一个人是不是太独点,心里也确实有点发毛,万一碰上点啥事,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自然而然就想着得找个伴儿,也就是咱们说的“猎友”。
最早那会儿,没啥经验,就是瞎碰。在村里或者附近镇子上打听,看谁也爱往山里跑。试过几次,跟不同的人搭伙。真是啥人都有。
碰上过的不靠谱搭档
有那么一回,跟个看着挺机灵的小伙子一起。结果?一进山就咋咋呼呼,看见个兔子影子就恨不得放枪,完全不看周围情况,也不管是不是安全距离。还有一次,碰上个老哥,经验是挺足,但特别独,啥都他说算,根本不跟你商量,感觉自己就是个给他扛东西的,那滋味,忒憋屈。
最怕的是那种不守规矩的。我记得有一次,撞见一窝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那个搭档眼睛都亮,想去端窝。我当时就火,这事儿不能干,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打小的,不打怀孕的,得给大自然留条后路。因为这事儿,差点当场闹掰,后来就再也没联系过。
后来想明白
经历几次不痛快之后,我坐下来好好想想。找猎友这事儿,不能光看他打猎技术怎么样,人品,真的,人品太重要。
- 第一,得靠谱。守时守信这是最基本的,说好几点出发,不能让你干等。说好负责就得担起来。
- 第二,安全意识必须强。枪口永远朝天或朝地,手指头没事别放扳机上,互相之间随时知道对方位置,这些都得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碰上不把安全当回事的,技术再好也白搭,那是玩命。
- 第三,得懂规矩,尊重自然。啥能打,啥不能打,心里得有数。不能为自己过瘾,赶尽杀绝,或者破坏环境。
- 第四,能沟通,好相处。打猎不是打仗,没必要搞得跟上下级似的。有事好商量,互相帮衬着点。累能一起歇歇脚,吹吹牛,分享点吃的,这样才舒坦。
现在这几位搭档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还有几次在山里偶然碰到的,慢慢筛选,总算找到几个能长期搭伙的兄弟。我们几个,技术可能不是顶尖的,但人都实在。
出发前,我们会碰个头,检查装备,明确一下这回去哪片区域,主要目标是各自带什么东西,谁负责探路,谁注意观察,分工明确。
在山里,我们基本保持能互相看见或者听见喊话的距离。发现啥情况,会用手势或者约好的暗号沟通,尽量不弄出大动静。处理猎物的时候,也是一起动手,回来该咋分就咋分,清清楚楚,不扯皮。
最重要的是,互相之间特别信任。知道对方不会瞎来,能把后背交给对方。有时候一天下来没啥收获,大家也就是笑笑,弄点野炊吃喝一顿,享受的是那个过程,而不是非得打到多少东西。
找猎友这事儿,真是个实践出真知的过程。急不来,也马虎不得。找到对的人,打猎这活动才真有意思,也安全得多。不然,还不如自个儿小心点,独来独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