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cfg文件,我可太有发言权了,这玩意儿我老早就开始接触和折腾了。
最初的懵懂与好奇
最早搞明白这东西,那得追溯到我刚开始瞎捣鼓电脑那会儿。那时候玩一些老游戏,总想改点比如分辨率,按键设置,有些游戏菜单里选项少得可怜。后来泡论坛,看大神们说,可以去游戏目录下找一个后缀是“.cfg”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就能改。
我当时就一头雾水,啥是cfg?能用记事本打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真就找到了那么个文件,比如叫“*”或者“*”之类的。小心翼翼右键一点,选择“打开方式”,然后选了记事本。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你猜怎么着?还真打开了!里面密密麻麻的,也不是代码那种看不懂的,就是一行一行的,英文单词,后面跟个等号,等号后面可能是个数字,也可能是个英文单词,比如“resolution = 1024x768”或者“sound_enabled = 1”这种。
我当时就琢磨,这“resolution”不就是分辨率嘛“sound_enabled”不就是声音开关嘛我壮着胆子,把那个“1024x768”改成了我显示器支持的另一个分辨率,比如“800x600”,然后保存,关掉。
再进游戏,分辨率真就变了!当时那个激动,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从那以后,我就对这种cfg文件特别感兴趣。
实践出真知
后来遇到的软件多了,我就发现,这cfg文件简直是无处不在。
- 有些软件的窗口大小、上次打开的文件路径,就存在这里面。
- 有些下载工具,比如以前用迅雷,它下载任务的时候,会生成一个.td文件,旁边通常还会配一个同名的.*文件,估计就是存这个任务的一些配置信息。
- 甚至有些稍微复杂点的程序,它的很多初始化参数、功能模块开关,都是通过读一个cfg文件来确定的。
我慢慢也摸索出点门道:
- 改之前一定先备份! 这是血的教训,有时候手贱改错了,程序直接打不开了,或者游戏进不去了,有个备份就能恢复。直接复制粘贴,改个名,比如“*”,简单有效。
- 基本都是键值对。 就是一个“项目名称”等于一个“项目值”,简单明了。
- 注释很重要。 有些写得规范的cfg文件,会在某些行的开头用个特殊符号(比如“#”或者“;”),后面写一些说明文字,这些行程序是不读的,就是给人看的注释。通过注释能大概了解那一行是干嘛的。
- 别乱动不认识的。 只改自己有把握的,或者网上查清楚了含义的。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我记得有一次折腾一个开源软件,我想让它启动的时候默认加载某个插件。翻遍了软件的设置界面都没找到选项。后来没办法,硬着头皮去看它的文档,发现它启动时会加载一个“*”文件。我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类似“load_plugin_on_startup”这样的条目,后面跟的是插件的名字。我把我要的插件名填进去,一重启,成了!
对cfg的理解加深
通过这些实践,我算是彻底搞明白了。这cfg文件,说白了,它就是个纯文本的配置文件。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存软件的各种设置信息、参数。因为是纯文本,所以我们用记事本之类的文本编辑器就能轻松打开查看和修改,这点非常方便。
它不像数据库那样复杂,不能存什么结构化的大量数据,也搞不了什么复杂的查询。但对于存一些程序运行需要的配置项来说,它是简单又高效。每一行一个配置,清清楚楚。程序启动的时候,就去读这些配置,然后根据这些配置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现在我看到啥软件目录下有cfg文件,都习惯性地想打开瞅瞅,看看里面都配置了些啥名堂。有时候还能发现一些隐藏的设置项,挺有意思的。这算是我多年折腾电脑留下的一点小习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