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着没事儿,就琢磨着动手做点刚好前阵子收拾屋子翻出来一小块不知道啥时候买的软陶泥,颜色还挺适合做个小动物的,就想着捏个小象,名字我都想好,就叫“小小象”。
准备开工
也没啥特别准备的,就是把那块灰不溜秋的软陶泥拿出来,放桌上。工具?嗨,没那讲究,就一双手,外加一根牙签,想着可能需要戳个眼睛啥的。对,还得铺张废纸,免得把桌子弄脏,清理起来麻烦。
动手捏
第一步,肯定是先把泥巴揉软乎。这块泥放得有点久,刚开始还有点干硬,使劲捏好一会儿,感觉差不多,有点像和面。
接着,我就揪一大块下来,准备做身子。就团成一个椭圆形,稍微胖乎点,看着敦实。然后又分四小块,搓成短短粗粗的小圆柱,这就是腿。把这四条腿粘到身体下面,稍微调整下位置,让它能站住。好家伙,刚开始粘上去两条,它就往一边倒,试好几次才勉强站稳。
然后是脑袋。又揪一块泥,比身子小点,也团个球,稍微捏长一点点。最关键的是象鼻子,这可费我点功夫。揪一小条泥,慢慢搓细,还得带点自然的弯曲。一开始搓得太细,一碰就断,后来又重新搓根粗点的,小心翼翼粘到脑袋前面。
耳朵也不能少。捏两片薄薄的、圆圆的片片,粘在脑袋两侧。感觉这耳朵大小挺难把握,太大像耗子,太小又不像,反复比划好几次。
3,用牙签尖儿,在脑袋上轻轻戳两个小点,当眼睛。没敢戳太深,怕给戳破。整个过程,手指头上全是泥,桌子上也零零星星掉一些碎屑。
中间的小插曲
捏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麻烦点。主要是连接的地方老是弄不特别是象鼻子和腿,粘上去总感觉不牢固,稍微一碰就歪。还有就是比例,捏着捏着就感觉脑袋是不是太大,或者腿是不是太短,全凭感觉来,也没个参考。
定型收工
整个捏完,看着这个歪歪扭扭,但是勉强能看出是个大象的小东西,还挺有意思的。按照软陶的说明,需要加热定型。我就把它小心地放到烤箱里,用最低的温度,烤大概十几分钟。拿出来的时候,硬邦邦的,也不怕碰掉。
成果展示
现在这个“小小象”就摆在我桌子上。虽然手工痕迹很重,比例也不完美,鼻子还有点歪,但看着就觉得挺亲切。毕竟是自己一点点捏出来的,过程虽然简单甚至有点笨拙,但还挺解压的。下次有空,说不定再捏个别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