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又一头扎进那个建城游戏里瞎折腾挺久,感觉有点小心得,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是咋从零开始,一步步把我那个“游戏都市”给弄起来的。
选地儿开局
每次开新图,第一件事儿就是选地。我一般不选那种地形太复杂的,太平坦后期又觉得没挑战。就找个有水有岸,稍微有点小山坡,资源看着也还行的地儿。感觉这样以后发展起来,能搞点花样,不至于太单调。
铺路搭框架
地选好,就得开始铺路。我一开始也挺“没出息”的,就喜欢先拉方格网。我知道很多人看不上,觉得“格子城”太死板,没啥设计感。但咱说实在的,开局嘛效率优先,方方正正的路网,规划区域方便,连接水电也简单。先用最基础的那种两车道小路,把大致的骨架给搭起来。主要干道会预留宽一点的位置,或者直接用宽一点的路,想着以后车多好升级。
划分功能区
路网有雏形,就得开始划区。住宅区肯定要找环境好点,离噪音远点的地方。商业区,我喜欢放在主干道旁边,或者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中间过渡地带,这样大家上下班或者出门买东西都方便。工业区这块儿,那必须得拉到下风口,离住宅区远点,不然那污染,市民们可不答应。初期就简单划几块,够用就行。
通水通电是大事
房子和工厂要运作,水电是基础。我就找个河边或者地图边缘,放上抽水站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一定放在下游,别污染自己抽的水。然后就是拉电线杆,建个发电厂。初期用煤电或者风力都行,看地图资源和自己的喜水管也得铺保证每个区都能覆盖到。
迎接第一批居民和问题
基础设施弄区域划按下快进键,很快就能看到小车车开进来,小房子盖起来。看着人口一点点涨,心里还挺美滋味儿的。但这高兴劲儿持续不多久,问题就跟着来。
- 堵车:最先出现的就是堵车。一开始规划的“主干道”很快就不够用。
- 服务不足:人多,垃圾、医疗、消防、治安的需求就都来,得赶紧补上。
- 用工荒或失业:有时候工业区缺工人,有时候是市民找不到工作,得调整区域比例。
升级改造,城市扩张
遇到问题就解决呗。堵车,就把小路升级成更宽的大路,比如四车道、六车道啥的。交叉口实在堵得不行,就考虑搞个简单的立交或者用环岛试试。服务设施不够,就赶紧建垃圾处理厂、医院、消防局、警察局,还得考虑学校,不然市民文化水平上不去,好多工厂和公司都开不张。
随着人口增长,能解锁更高级的建筑和区域密度。比如可以搞高密度住宅区和商业区。我一般会新规划一片区域来搞高密度,或者把原来的一些低密度区慢慢改造升级。这时候城市就开始往外扩张,新的路网,新的区域,循环往复。
琢磨交通
这游戏玩到后面,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得花在交通上。光升级路面还不够,还得想办法优化路网结构。比如设置单行道,引导车流。或者引入公共交通,建公交车站,规划公交线路,后面人口多还得考虑地铁轻轨啥的,尽量让市民少开车出门。
慢慢打磨
等城市基本运转稳定,财政收入也比较健康,就开始有点闲心搞点“面子工程”。比如在居民区加点公园绿地,调整一下区域的边界,让它看起来更自然一点,或者沿着河边搞点景观啥的。但这都是后话,先把生存问题解决再说。
基本上,我玩这游戏就是这么个过程:规划、建设、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扩张、再优化。虽然每次开局都差不多是这个套路,但每次发展出来的城市样子和遇到的具体问题又都不太一样,这也是这游戏的乐趣。今天就先啰嗦这么多,下次有啥新发现再来跟大家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