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A组织的宣传方式对吗?探讨其引发争议的原因。

天美租号

说到PETA这个组织,老实说,我跟他们没啥直接来往,不是啥成员也不是反对者。不过几年前我确实因为他们的一个操作,实实在在地“实践”一把,或者说,被动地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里头,那经历可真是记忆犹新。

那次“被动实践”的经历

那时候我还在一家小贸易公司干活,主要就是捣腾一些东南亚那边的食品饮料进口。日子过得不好不坏,每天就是订单、报关、物流这些事儿,挺规律的。

PETA组织的宣传方式对吗?探讨其引发争议的原因。

突然有一天,事情就来。

起因就是PETA搞个大新闻,说泰国那边有些农场用猴子摘椰子,还说虐待猴子什么的。这消息一出来,好家伙,那影响可不小。我们公司正好也进一批泰国的椰子水和椰奶产品。

本来这事儿,离我们十万八千里,我们只是个小小的进口商。但PETA这一闹,风向立马就变。一些国外的客户,还有国内的一些比较敏感的渠道,就开始发邮件、打电话问我们:

  • 你们的椰子产品供应商有没有用猴子?
  • 能不能提供“无猴子劳工”的证明?
  • PETA组织的宣传方式对吗?探讨其引发争议的原因。

  • 你们有没有去实地考察过?

我当时就懵。

你想,我们一个小公司,哪有那人力物力去泰国农场一个个盯着看猴子?我们也就是跟当地的出口商或者大一点的工厂打交道,他们给我们提供符合标准的出口文件,我们就认。谁会想到还要去关心人家农场是不是雇“猴子工”?

那段时间,我主要就干这几件事:

第一步:联系供应商。赶紧给泰国的供应商发邮件、打电话,把客户的疑问、PETA的指控都跟他们说,让他们赶紧给个说法,最好是出个书面证明之类的。

PETA组织的宣传方式对吗?探讨其引发争议的原因。

第二步:内部检查文件。把所有相关的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产品检疫证明翻个底朝天,看有没有什么能侧面证明“清白”的条款或者信息。结果当然是……没啥特别有用的。

第三步:应付客户。这是最头疼的。客户那边催得紧,有些甚至威胁说要暂停订单。我只能一遍遍解释,说我们在核实,在要求供应商提供证明,尽量安抚他们。那段时间,邮件写到手软,电话打到耳朵疼。

第四步:研究PETA的指控。我还特地上网找PETA发布的信息和视频,想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说的,证据链是啥样的。看得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一方面觉得虐待动物肯定不对,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真是给我们这些做正经生意的小公司添大麻烦。

整个过程持续好几周,我们被搞得焦头烂额。供应商那边总算提供一些保证函之类的东西,我们也硬着头皮转发给客户,好歹算是把这阵风波应付过去。但那批货的销售还是受到影响,有些客户心里还是嘀咕。

这回经历让我对PETA有更实际的认识。

他们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保护动物嘛谁也不能说错。但他们有些做法,确实挺激进,甚至有点“为目的不择手段”的感觉。就像那次,他们一个指控出来,整个产业链都跟着抖三抖,我们这种末端的小角色,真是被动地卷进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自证清白”,感觉挺冤枉的。

PETA组织的宣传方式对吗?探讨其引发争议的原因。

你要问我关于PETA的实践记录?我没去参加过他们的活动,也没给他们捐过钱。但我实实在在地体会过他们影响力带来的“副作用”,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实践”。这事儿让我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理想的口号和现实的操作之间,往往隔着很多普通人的无奈和奔波。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