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尤努斯这名字,我一开始挺模糊的,好像听过,但具体干啥的不太清楚。后来有次偶然翻资料,看到说他是搞那个“穷人银行”的,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就让我有点好奇,银行家我知道,但“穷人银行家”是个
我就去稍微解下。原来他就是搞个格莱珉银行,专门给那些穷得叮当响、普通银行根本不搭理的人提供小额贷款。数额都不大,可能就几十、几百块钱,但就能帮这些人启动个小买卖,比如买只鸡下蛋卖,或者买点原材料做点小手工艺品。
这事儿给我的触动挺大。
因为咱平时老觉得,要帮人就得搞个大项目,捐一大笔钱什么的。但尤努斯这思路不一样,他是从特别小的点切入,用金融的法子,但又是特别接地气、特别草根的方式。不是单纯给钱,是给你个“鱼竿”,让你自己去“钓鱼”。
我就琢磨,咱普通人虽然开不银行,但这种“微小帮助”的思路是不是也能用在生活里?
我的小实践
我开始留意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你别说,还真有。
我们小区有个阿姨,手特别巧,会做一些布艺的小玩意儿,什么零钱包、杯垫之类的,做得挺精致。她有时候会拿到小区门口摆个小摊,但生意也就那样,断断续续的。
我就想起来尤努斯那个事儿。阿姨缺的不是手艺,可能就是缺个更好的展示和销售渠道,或者说,缺一点点启动的“资源”——不是钱,而是方法。
- 第一步:去聊天。我找个下午,特意去阿姨摊子那儿买点东西,跟她聊聊。果然,她也觉得光在小区门口卖,认识的人有限,想卖给更多人,但不知道咋弄。她说听说网上能卖东西,但自己年纪大,搞不懂那些手机、电脑的操作。
- 第二步:提供“微小帮助”。我寻思着,我虽然不懂啥大生意,但对付手机拍照、用个微信朋友圈或者二手平台发发东西还是会的。这不就是现成的“资源”吗?于是我跟阿姨说,我周末可以抽点时间帮她拍拍照,教她怎么用微信发发朋友圈,或者在一些免费的二手平台上发布信息。
- 第三步:动手试试。上个周末,我就真去。帮阿姨把她那些布艺品重新整理一下,挑几个光线好的地方拍些照片。然后手把手教她怎么在微信里发图配文,怎么在某个常用的二手平台上发布商品,怎么回复别人的询问。阿姨学得挺认真,虽然慢点,但基本操作搞明白。
过程不算复杂,也没花什么钱,主要就是花点时间和耐心。
结果和想法
后来过几天,阿姨挺高兴地跟我说,真有人通过微信问她,还卖出去两个小钱包!虽然只是小小的几单,但她觉得特开心,感觉自己的东西被更多人看到。
这事儿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做的这点小事,跟尤努斯那种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微额贷款”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那种“授人以渔”的思路,那种从“微小处”着手的实践,确实能在我们普通人生活中找到应用的场景。
有时候,帮助别人不一定需要多大的投入,可能就是你刚好懂一点别人不懂的技能,或者你有多余的一点点时间,就能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这可能就是我从解尤努斯的故事里,学到并实践的一点小东西。重要的不是搞多大场面,而是真的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帮邻居阿姨多卖出两个布钱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