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joelle”这个名字,不是啥大事儿,就是最近我琢磨一件事儿的时候,脑子里老冒出这个名字,勾起我好多年前的一段经历,就想记录一下。
那得是好几年前,具体哪一年我都有点模糊。当时我刚换个工作环境,新地方嘛啥都不熟,业务也还在摸索,压力特别大。每天下班回家,就感觉整个人被掏空似的,啥也不想干,就想躺着。那段时间,真是挺灰暗的。
瞎琢磨与瞎折腾
有一天,也不知道是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张旧CD,封面都磨得有点花,隐约看到“Joelle”这个名字。我那时候对她一点都不解,就是看着顺眼,就塞进播放器里听。具体哪首歌我记不清,就记得旋律挺抓人的,有点空灵,又有点力量感。不知道为反复听好几遍。
听着听着,我就突然冒出个念头,我是不是也能学点以前年轻时候瞎买过一把吉他,早就扔角落里吃灰。我把它扒拉出来,弦都锈,找块布使劲擦擦。然后就上网,搜这个Joelle的歌,想找个简单的谱子试试。
说干就干,我还真找到几首看起来指法没那么复杂的。那真是要命。手指头不听使唤,按弦按得又疼又没声儿,拨弦也是叮叮当当乱响。别说弹成一首歌,连几个像样的音都费劲。
- 每天晚上吃完饭,我就抱着那破吉他死磕。
- 对着网上找的视频和谱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模仿。
- 手指尖很快就磨破皮,后来起茧子。
- 有时候练到半夜,邻居估计都想砸墙。
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来那么大劲头。可能就是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找个东西发泄出来,或者说,想证明自己还能干成点啥事儿。
结果与回味
那几首歌我也没练得多弹得还是磕磕绊绊的。后来工作慢慢顺手,忙起来,那把吉他又被我扔回角落。但是,那段抱着吉他瞎折腾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特别实在。
就是每天下班后,有那么一两个小时,完全沉浸在跟那几个和弦较劲的过程中。虽然过程挺笨拙,结果也一般,但那个专注的过程,好像真的帮我把工作上的压力和焦虑感给排解掉不少。就好像,你在生活这个大难题之外,给自己找个小难题去死磕,磕着磕着,大难题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joelle”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就代表着那段有点灰暗但又在瞎折腾中找到点光亮的日子。一张偶然发现的CD,一个陌生的名字,几段不算成功的练习,就这么简单。有时候,生活里让你记住的,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儿和当时那个笨拙但挺认真的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