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论坛,看见一堆人抱怨截图工具难用。有说快捷键总冲突的,有说传图慢得像乌龟爬的,还有个老哥气得直接摔键盘。我一看这架势,心说干脆自己搞个小工具算了,省得憋屈。
动手前先琢磨
翻箱倒柜把十年前买的树莓派3B从鞋盒里刨出来,吹掉灰插上电。好家伙,系统还是2018年的老版本。蹲路由器前折腾一上午:
- 重新烧录最新系统镜像
- 顶着龟速更新两百多个补丁
- SSH密码试了三次才蒙对
举着焊枪准备接屏幕排线时突然想到:这玩意儿费电又占地,不如直接挂云端。扭头就把树莓派扔回鞋盒,打开吃灰两年的阿里云账号。
掉坑里了
新建个最便宜的共享型实例,满心欢喜装完Python环境。结果一跑截图脚本就卡死,监控里CPU直接飙到98%。气得我直拍桌子:敢情这破配置连张图都截不利索!
连夜充钱升级到计算型实例,总算能流畅运行了。结果第二天想传张测试图,微信死活报安全拦截。蹲电脑前捣鼓两小时才发现:新注册的域名被当成高风险网址。只能临时开个钉钉群当文件中转站,憋得满脸通红。
瞎猫碰上死耗子
凌晨三点半啃着冷包子改代码,突然福至心灵。既然直接传图老被拦截,干脆学贴老哥玩花样:
- 把截图切成四宫格碎片
- 自动压成马赛克画质
- 每张图塞进不同聊天窗发送
拿媳妇手机实测时,看她皱着眉头拼图的样子差点笑出声。这土办法虽然蠢,愣是绕过了风控系统。赶紧打开记事本记下关键代码:
*((0,0,200,200), piece1)
*((200,0,400,200), piece2)
缝缝补补能用就行
后面三天跟牛皮癣似的粘在电脑前。最便宜的计算型实例还是扛不住并发,用户传七八张图就开始抽风。索性给脚本加上排队机制:超过五人等着就自动发送「服务器要饭中」的表情包。别说,这招挺管用,朋友圈里还有人截图当梗玩。
昨晚给工具包打上正式版标签时,发现代码里全是「#TODO 这里以后再改」的标记。管他!反正
- 按Alt+1秒截屏
- 聊天框粘贴自动触发上传
- 马赛克拼图模式稳如老狗
就是钉钉群里堆了三千多张测试图,看得我密恐症都要犯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