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当时逛商场看见专柜摆着盒红底金字的点绛,包装那叫一个喜庆。柜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十年陈料、老树茶菁,听得我直接掏了三百块。回家路上还美滋滋琢磨着能喝出满汉全席的味儿。
初体验翻车现场
到家撕开包装就懵了——盒子里就八颗龙眼核大小的茶疙瘩,裹着层白霜。按柜姐教的撬下一块扔进盖碗,热水一冲立马窜出股浓烈药香。第一口下去差点没呛死,像生吞了把炒糊的芝麻,舌头上涩得跟砂纸似的。捏着鼻子灌完半杯,胃里直返上来铁锈味。
折腾四种土法子
这么贵的玩意儿总不能当药喝?第二天跑茶城找老师傅取经。老头听完直拍大腿:“你们这帮小年轻!点绛得这么玩——”
方法一:生吞虎咽式- 掰指甲盖大小直接扔嘴里
- 千万别嚼!含住等它慢慢化开
- 那层白霜齁甜得像冰糖,裹着茶疙瘩倒不涩了
真照做了,好家伙!甜霜混着茶渣糊满牙缝,苦甜苦甜的跟喝中药糖衣似的。不过回甘确实猛,半小时后打嗝都是薄荷凉。
方法二:混搭手冲术- 翻出媳妇压箱底的挂耳咖啡袋
- 塞进半颗茶疙瘩代替咖啡粉
- 90℃热水慢慢浇三遍
您猜怎么着?滴出来的茶汤黑得跟机油似的。战战兢兢嘬一口,苦味淡了七成,倒喝出陈年普洱的木头香。就是滤袋被茶油糊得锃亮,彻底报废。
方法三:暴风冰萃法- 剩下半颗扔进冷水壶
- 加冰块塞冰箱冻整夜
- 第二天兑着苏打水喝
这招最邪乎。泡开的茶疙瘩涨成乒乓球,戳开里头还是硬的。冰茶喝着像烟熏乌梅汁,气泡一顶,嗓子眼凉飕飕的。媳妇尝了口说像止咳糖浆掺雪碧。
方法四:老油条回魂汤- 保温杯里闷整颗茶
- 倒进二锅头泡两小时
- 喝茶渣嚼三下再咽
酒香混着茶气直冲脑门。嚼碎的茶渣又黏又苦,咽下去从喉咙烫到胃里。喝完头晕眼花,躺沙发上却咂摸出烤栗子的焦香。
血泪教训
四种法子折腾完,可算明白点绛的邪门。这玩意儿压根不是正经茶,更像老茶客的暗黑玩具。新手上路千万别拿它当口粮茶,比生啃苦瓜还遭罪。非得说门道的话——那层白霜是遮羞布,化开才能尝到真味;闷泡比快冲更能驯服野性;搭着冰或酒反而能撞出火花。
现在抽屉里还剩六颗,每次看见都想起第一次喝时扭曲的脸。上周领导递来根烟,撕开烟纸突然乐了——敢情点绛那个呛喉的燥感,跟三十块的白沙烟味儿一模一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