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直播有人问起这事,突然想起来我上个月跑去海边折腾的经历。今天就唠唠怎么找那个传说中的最大单细胞生物——说白了就是找超大个的肉眼能看见的蛤蟆卵!听着玄乎,真找起来也挺折腾的。
一、起心动念就奔海边
说起来这事儿挺偶然。有天刷视频看到有人捞了个透亮的大球球,说是个细胞,给我整懵了。单细胞不都是显微镜底下的小不点吗?还能长这么大?心里痒痒,查了一圈,发现这玩意儿叫硫磺珍珠,就爱藏在海边浅水的淤泥里或者石头缝里躲着。行,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揣了个破塑料桶,拿根赶海用的耙子,直奔最近那个野海滩去了。
心里想着嘛这么大个玩意儿,找起来还不跟玩儿似的?结果?啪啪打脸。
- 方法一:瞎捅瞎碰?失败! 到了地方,水不算深,刚没过小腿。我就跟个愣头青似的,拿着耙子在那片乱石滩里一顿捅咕,专往犄角旮旯的石头缝和海带堆里使劲。眼睛瞪得溜圆,总觉得那闪着光的白球球下一秒就能被我勾出来。捅了快俩钟头,腰都直不起来了,除了捅飞几只小螃蟹、撩起来几片糊脸的海带,啥玩意儿没见着。
- 方法二:动手翻石头?差点累死! 捅不行咱就动手呗!瞅准了水底下那些个头不小的石头块,深吸一口气,扎个马步,使上吃奶的劲把它们一个个掀起来、翻个面儿。心想总该有了?结果,石头底下净是些小海螺、跑得飞快的小虾米,还有粘乎乎的褐藻,唯独不见那透亮的“大珍珠”。翻了几块累得够呛,手指头还被小牡蛎壳划了个口子,那叫一个酸爽。
二、换地方加装备,不死心接着找
我就不信邪了!回家琢磨半天,估计是那片石头滩太干净了?那玩意儿可能更喜欢黏糊糊的泥地。隔天换了个小水湾,岸边是那种厚厚的灰黑色淤泥,一脚下去能陷到脚脖子。
- 装备升级:塑料瓶大法好 这回学精了,知道往泥里瞅费眼。找了个大号透明矿泉水瓶,咔咔几刀把瓶底切了,整个一简易“窥泥镜”。到了水边,把瓶子口朝下按到淤泥里,眼睛贴着瓶口往水底下看。浑浊的水被瓶子隔开一块,视线清楚多了。
- 方法三:定点“扫描”淤泥和腐海带根 这回我不瞎扒拉了。弯着腰,像探地雷似的,拿着我的破瓶子,一片淤泥一片淤泥地慢慢“扫描”。重点瞄准那些枯死的、半腐烂的海带根儿,还有烂掉发黑的水草堆。它们周围淤泥往往更厚实,感觉那球球就爱躲这种地方。看了半天,烂叶子、小贝壳是不少,但还是没瞅见大个儿的。
三、柳暗花明竟在垃圾堆旁
本来都想放弃了,腿都蹲麻了,打算找个干爽点的石头坐会儿。一屁股坐到个半埋在泥沙里的破轮胎旁边,手里瓶子下意识就往轮胎和泥巴交界的那个缝隙里插了下去。凑近瓶口一看——卧槽! 那是个就卡在轮胎边缘的黑泥里!
一个拳头大小,半透明的东西,像一大块颤悠悠的水晶皮冻!外皮有一点点黄不拉几的斑点,里面透亮透亮的,仔细看好像还有点流动感。用我那耙子背小心地、轻轻地把它从泥里撬出来,动作不敢大,怕戳破了。捞上来放桶里海水一冲,乖乖!真不小,比我想象的大多了,整个软乎乎的,表面有点胶质的感觉,手感又滑又韧。
经验总结就三点:
- 一、别去干净的石滩硬碰硬,臭泥地、烂草根旁边机会更大。
- 二、没工具趴着瞅废眼睛,整个透明瓶子当“水下眼镜”贼实用。
- 三、有点耐心别瞎翻,沿着腐殖质(就是烂掉的水草、海带啥的)的边缘,特别是破船、旧轮胎这类人造垃圾跟泥巴的交接处,用瓶子慢慢扫,效率最高!
找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体力活+眼神活。运气当然重要,但摸准了它的窝藏点,手里再有个土法上马的装备,能少挨不少累!下次去海边,你们也试试,绝对比你想象的有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