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折腾之前
讲真,最近刷手机,铺天盖地都是“全物品平台,一个APP买遍所有”的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什么便宜、品类多、送货快... 作为一个爱买买买又精打细算的人,心动了,但也被说懵了。到底哪个靠谱?不能光听广告吹,我得自己试一圈!
挑选目标:就试最火的三个
眼瞅着市面上好几个都叫全物品,我懒得全试,就挑下载榜靠前、广告最凶的三个:代号橙、红、蓝。准备好手机,清空购物车(为了公平比较),开始这场折腾之旅!
目标是搞定日常生活要用的十样东西:一提卷纸、一瓶酱油、一打鸡蛋、三颗苹果、两袋鲜奶、一斤五花肉、一小瓶洗洁精、一袋速冻饺子、一份绿叶蔬菜、一管牙膏。要求不高,东西当天送到就行。
第一站:橙平台开搞!
先从最熟悉的橙色软件开始,它也有超市频道嘛点开APP直奔超市入口,东西是挺全,搜啥有选品没啥可挑的,大牌子小牌子都有。但问题来了! 卷纸和酱油是本地超市仓发货,结果鸡蛋、鲜奶、肉和绿叶菜居然是合作的另一个超市发?直接给我拆成两个订单! 配送费也要算两份,虽然看着单件价格还行,加起来就肉疼了。我只好凑另一家店的东西免运费(又是一通凑单)。好不容易折腾完,等货等到下午,两个包裹还不是同时到的。
第二站:试试红平台!
带着点疲惫打开红平台。界面真花哨,啥都有。搜完我的清单,大部分也有。但把东西加进购物车时,感觉特别别扭! 购物车设计得跟主站一样,超市商品夹杂在衣服包包中间,看着就乱。选好了点结算,好家伙!提示我选的叶子菜“暂时无货”? 这... 我都准备结账了你才说?只能删掉重新找替代品,体验瞬间掉分。配送倒是还行,比上一家快了那么一丢丢。
第三站:冲蓝平台!
轮到那个靠买菜起家的蓝平台。对它有点期待,毕竟是专做这些的。打开APP,感觉果然清爽点,进去就是超市和生鲜入口。找东西确实快不少,都是自营的,库存显示很清晰。十样东西搜完一气呵成全加车。关键是!一个订单搞定所有! 没有拆单烦恼。从点下单到送到家门口,全程最快。不过买肉的时候发现能选的品牌相对少一点,没有橙平台那些花里胡哨的进口肉。
掏钱比一比!重点来了!
光快不行,还得算算钱!我特意记录了这三家买同样规格那十样东西的总花费(加上配送费)。
- 橙平台:货全但拆单,总价最高(买的东西多,配送费叠起来伤不起);
- 红平台:东西有缺憾(少了菜临时换其他绿叶菜贵了点),总价中游;
- 蓝平台:一气呵成打包送,总价最便宜,还有运费券,美滋滋。
体验大吐槽
再来吐槽下让我血压上升的细节:
- 橙平台:东西归在不同的“仓”或“店”里真的很烦,购物车没法合并支付,像被强迫逛了好几个小店!
- 红平台:那个把超市商品和普通商品混在一起的购物车,找东西特别费眼!结算时突然说缺货,纯纯的搞人心态!
- 蓝平台:当天买非生鲜的一些日用品(比如特定的牙膏牌子),选择确实没橙平台那么丰富,得妥协选它家有的。
我的最终答案
搞完一圈下来,手酸心累! 但总算心里有谱了。
就我这回买一堆生活用品(特别是生鲜食品)的需求来看,蓝平台是真省心。买菜带百货打包一个订单当天送达,价格也最实在。适合我这种不想动脑子凑单,就图个方便和快的人。虽然东西品牌选项没橙平台全,但我日常用的基本款它都能搞定。
红平台界面太花哨,购物车设计反人类,暂时不考虑。橙平台,只适合我认准某个特定品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时候。
说到底,全物品平台?我看只有蓝平台这回是真接近了“一站式购齐”的感觉! 其他的要么玩分拆、要么体验割裂。不吹不黑,真实体验就在这了。下次买菜买日杂,我就直奔蓝平台开干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