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儿得从头唠。早上刷手机看见有人讨论“五条五”,愣是给我看懵了。啥玩意儿又是五又是五的?是啥新规则还是密码暗号?我这倔脾气上来了,非弄明白不可!
第一步:先找“五条五”本尊
我抓起键盘一顿搜,好家伙,信息跟炸锅似的乱七八糟。有的说是运营术语,有的扯什么规则,越看越像盲人摸象。急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不行,得找源头!
- 翻遍了各大社区平台帖子,挨个划拉评论区
- 锁定几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框架、策略、迭代
- 顺藤摸瓜点进一个三年前的老旧技术博客
在犄角旮旯的评论区里,真让我扒拉出原帖链接了(虽然链接已失效,但标题还在)。原来这“五条五”是某个大佬自创的工作复盘框架,专门用来拆解复杂任务的!
第二步:亲手撕开“五条五”包装
知道是框架就好办了。我撕了张A4纸开始画大字报:
- 定位核心: 掏出红笔在纸中央画了个大圈,逼自己用一句话说清到底要干啥——结果半小时愣是改了七遍!
- 拆解五要素: 围着核心圈划拉出五个树杈,硬是把项目拆成“人/钱/时间/流程/风险”五个骨头架子
- 深挖五层面: 每个树杈再分五小杈,拿“风险”这杈举例,必须写到“断电断网有人撂挑子预算见底甲方变卦”这种具体程度
- 构建五循环: 用箭头把所有树杈连成闭环,边连边骂街:数据组进度拖后腿直接卡死设计组,这破循环跟贪吃蛇似的
- 迭代五版本: 把初版纸搓成团重画,第三版时发现“风险”项少算了老板拍脑袋,气得把咖啡打翻了
等画到第五版,好家伙!原本盘根错节的项目跟被X光扫过似的,骨头缝都照得透亮。
意外发现:误打误撞治拖延
最绝的是这套路歪打正着!以前写方案总磨蹭到死线,这回按“五条五”硬拆:核心目标(今晚完稿)→五要素(电脑/电源/零食/参考书/倒计时)→五层面(零食备够三包辣条防饿,设五个闹钟防睡)...结果两小时干完过去一天的活!桌面上辣条包装堆成小山,键盘缝里都是碎渣。
差点翻车的大坑
当我美滋滋拿这框架处理工作群吵架时,问题来了:第五步“迭代五版本”根本玩不转! 双方在第三版就拍桌子对骂,循环链路当场崩盘。连夜翻原博主古早留言才看见小字备注:“本框架严禁调解家庭矛盾”,妈呀这学费交的!
现在终于敢说吃透“五条五”了:- 不是玄学咒语,是暴力拆解复杂问题的斧头
- 五层循环图画到第三遍准出汗,说明找对痛点
- 只适合解决“事情”,千万别用来解决“人”
- 咖啡和辣条消耗量是检验深度的硬指标
- 原博主八成被客户逼疯过无数次才琢磨出这招
等我把沾着辣油和咖啡渍的五版草图发朋友圈,十年没联系的前同事突然私聊:“哥!这鬼画符是不是XX公司内训模板?我司刚花二十万买的课跟这一模一样!” 得,合着我这瞎折腾还帮人省了笔智商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