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就盘算着看流星雨这事儿,刷到说今年有几场大的,赶紧翻烂了各种攻略,记下几个最佳时间。结果真到日子那天,差点栽坑里。这回算是把该踩的坑都踩了一遍。
准备工作乱成一锅粥
先是查天气。手机自带天气预报瞅了一眼,晴空万里小太阳,美滋滋。临出门前鬼使神差又点开另一个天气APP,好家伙,晚上十点后直接多云转阴!吓得我赶紧翻箱倒柜找备用方案——开车往郊区山上跑呗。
装备倒是提前理了:
- 厚羽绒服(山里后半夜真能冻成狗)
- 防潮垫(去年直接坐草地上,屁股湿透记得牢)
- 手电筒套红布(说是减少光污染,套个塑料袋也凑合)
- 热水壶塞满姜茶
相机和三脚架也扛上了,想着万一拍到了?结果三脚架旋钮松得跟老太太牙口似的,刚架上就往下溜,折腾半天才拿皮筋勒住。
现场状况啪啪打脸
摸黑开上山路导航都漂移,好不容易找到块空地,停车才发现忘带驱蚊水。五分钟被叮了八个包,腿上全是鼓包交响乐。硬着头皮铺开垫子躺下,才发现所谓“最佳观测点”对面山顶有片光污染,金灿灿亮得像第二个月亮。
等等,月亮倒是明晃晃的,星星稀稀拉拉。裹着毯子坐地上刷手机查攻略,才看到大佬说今年这场得熬到后半夜月亮下山才行。冷风刮得脑门嗡嗡响,鼻涕都冻出来了。姜茶喝第三杯的时候,突然瞟见天边滋溜划过去一道白光!激动得差点蹦起来,结果手忙脚乱开相机,镜头盖还没摘利索,影子都没了。
白忙活一宿的血泪经验
就抓着那一道流星回家,脚冻得发麻。总结几条干货:
- 天气APP至少装三个,信一个就是赌博
- 三脚架旋钮出发前必须拧两圈试试
- 郊区观测点提前白天探路,别信网友推荐
- 后半夜场的带够暖宝宝,比姜茶管用
现在手机备忘录存着明年另外两场的攻略,直接标上闹钟提前一周准备。要是再白跑一趟,我名字倒过来写。凌晨三点的冷风真是记忆犹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