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前的小心思
我是个爱折腾新鲜玩意儿的人。前两天在朋友圈刷到个“高级感知入门指南”,吹得挺神乎,说新手就能轻松学会,5步搞定!我心说这不胡扯吗?可好奇心害死猫,我就琢磨着试试看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搞砸了就当娱乐自己了。
准备阶段:环境整得舒舒服服
按照指南的第一步,我得先找个安静地方坐稳了。翻腾了半小时,总算在阳台角落挤了个小板凳。接着深呼吸了几下——吸气吐气呼——好家伙,差点把自己憋出毛病来!关键是放松身体嘛我就缩起腿晃晃悠悠,感觉像在练瑜伽小丑。折腾半天,终于有点松弛了,才敢往下走。
正式动手:从视觉开始练起
第二步说得轻松:盯住个小东西看仔细喽。我就挑了阳台上一盆半死不活的绿萝。集中精神盯着叶子,一、二、三、四——眼睛发酸还乱瞟,真费劲!但硬着头皮坚持,盯得久了,居然看出些细微变化:叶子边缘有折痕,阳光一照还泛黄光。挺神奇!接着第三步推进到听觉,闭上眼听四周声儿。开头就听到邻居吵架、车喇叭呜呜响,乱成一锅粥。可慢慢聚焦了,居然能分辨出窗边风扇的嗡嗡声和鸟叫声的差别。这不练不知道,一练还真有点门道。
深挖一点:整合感官加难度
第四步就考验人了:把视觉听觉揉一块儿感知。我睁开眼盯着绿萝,同时竖起耳朵听风扇声。好嘛脑袋糊成一团,信息打架!我憋红了脸搞不定,心说这不是忽悠人嘛但指南说要坚持,我就硬撑着继续。反反复复试了十来回,逐渐找着节奏了:看叶子摇摆的样子,配着风扇呼呼吹气,整得像个迷你电影场景。过程糙点,可熬过去了,感觉感官清晰多了。
收尾实战:应用到日常里
第五步最实用:把新学的本事用到生活里。我下楼溜达了一圈,以前只顾着往前冲,这会儿却慢悠悠观察。看见树影晃悠、路人对谈的嘴形,还能听出手机铃声的不同。简单粗暴,就是别想复杂!回家后煮了包方便面,边吃边感知汤面的热气上升,听厨房滴漏声儿,整得跟科学实验似的。
练完后的瞎想
5步搞下来,还真让我上手了。开头简单得跟玩儿似的,中间小遇阻碍熬人心,但整体轻松好懂。现在我走在街上,都能更快察觉环境变化了——比如看到只蚂蚁爬坡,或者远处小孩哭声的变化。可老实说,这东西别指望成啥超人,就是个打发时间的小娱乐。下次我试试在更吵的地方练,看看会不会又搞砸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