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突然想养青蛙,一拍脑门就决定搞个迷你生态池。之前刷视频看人家院子里的池塘特别羡慕,但咱没院子!转念一想,多大点事儿,在家整不就完了吗?说干就干!
第一步:找家伙事儿
冲进阳台翻出个旧塑料收纳箱,长方形那种,看着够大够深。这玩意儿放家里好几年没用,正好废物利用。翻箱倒柜找材料:
- 容器:就那个旧收纳箱,洗干净晾干。
- 垫底的材料:跑去楼下花坛,趁没人注意薅了几块巴掌大的碎砖头和一把小石子(咱这是建设绿化,不算偷!)。
- 水草泥:想起来养鱼剩下半包水草泥,在柜子角落吃灰。
- 水:直接厨房水龙头接了满满一脸盆自来水,敞开放着晾了两天,不然怕有氯气把小青蛙毒翻了。
- 水生植物:顶着大太阳跑去花鸟市场,挑了两坨水芙蓉(浮萍类)、一小丛矮矮的水竹,还有个老板娘说“放水里就能活”的沉水草(名字忘了,反正绿油油一撮)。
- 主角:还是那个花鸟市场,花10块钱买了2只绿绿的小树蛙(店家拍胸脯保证好养活,说吃蚊子就行!)。
本来还想弄个小水泵打点氧,仔细一琢磨,青蛙好像不太挑这个?而且插电怪麻烦的,省钱,果断放弃了!
第二步:开始摆摊儿
把晾干的收纳箱拖到客厅地上,蹲下来开搞:
- 垫层:抓起碎砖头,哐当哐当铺了个大概一指厚的底。主要是怕后面泥太多,箱子变形。
- 铺泥:哗把那半包水草泥倒进去,盖住砖头就行,厚度差不多两三个指节,用手扒拉平。
- 加水:端起晾好的那盆水,顺着箱子边慢慢往里倒。结果水太急冲起泥巴一片浑浊!赶紧停下,找个塑料袋垫着继续加水,等水面离箱顶还有五公分左右才停手。
- 放植物:水浑着也不管了,直接把水竹塞到泥巴角落,沉水草扔水里随它飘,再把水芙蓉按在水面上。折腾完,水还是黄不拉几的泥汤样儿,不管它,等沉淀!
第三步:耐心等待
扔那儿晾了两天,水果然变清亮了(泥都沉底了嘛)!再把买来的小树蛙丢进去(卖家送的盒子装着的)。看小家伙儿扑通跳进水里,趴在浮萍上瞪着圆眼瞅我,成了!
后续观察:起初几天心里七上八下,生怕青蛙挂了或者水发臭。结果养了快一周,水也没浑,那俩小家伙活蹦乱跳,天天趴在箱子边缘或者水芙蓉叶子上发呆。关键是真有惊喜——前两天早上看到水里多了几个亮晶晶的小泡泡圈,仔细一看里面有小黑点儿!天,青蛙悄咪咪产卵了?这也太效率了!现在家里蚊子确实少了点,估计是被青蛙或者孑孓吃掉了?唯一的烦恼是青蛙晚上偶尔会叫几声,清脆得像鸟叫,也不算吵。
感觉如何?比想象中简单多了!关键就是找对容器(不漏水)、用好旧物(砖头石头)、记得提前晾水(这点很重要)。剩下的,就交给大自然和你的小青蛙!成本低、效果快,成就感直接拉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