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老相册时突然看到张老照片,背景是个木头小屋,屋顶堆了厚厚的雪,猛地想起二十岁那年冬天和几个朋友挤在山庄里的疯事。那时候年轻嘛下了大雪还硬要往山里跑,结果真困在个叫“松涛居”的老山庄里三天。当时光顾着打牌啃泡面,现在琢磨琢磨,这破地方还挺有意思。
发现一堆“怪东西”
翻箱倒柜想找点能烧的取暖,结果在壁炉后面扒拉出个锈铁盒子。撬开一看,嗬!一摞泛黄的纸片,钢笔字都洇开了。仔细瞧才发现是山庄建造时的账单,记着些鸡毛蒜皮的账:木料钱、瓦匠工钱、甚至还有“给王木匠送酒三坛,抵三日工钱”。我和朋友蹲地上研究了半天,笑得直拍大腿——原来这山庄根本不是啥有钱人修的,是几个木匠瓦匠互相赊账、拿酒抵工钱,一点点凑起来的!
老物件里的冷知识
后来我们跟寻宝似的满屋子乱转,还真发现不少怪事:
- 窗框上刻歪扭字:二楼朝南的木头窗框内侧,用刀刻了“刘翠花儿,庚子年腊月”,笔划歪得跟蚯蚓爬似的。问了山庄看门老头,他嘬着烟袋乐:“那是瓦匠老刘给他媳妇留的!当年修山庄时他媳妇快生了,急得天天站这儿望他回家!”
- 地板下的炭灰:一楼客厅地板撬开条缝,底下积了层黑灰。老头说这是老法子——木地板下铺炭灰能防潮防虫,早年山里湿气重,没防潮剂,庄稼汉就烧秸秆闷成灰垫底。
- 门栓多一道闩:山庄大门看着就一道木头门栓对?栓杆底下藏着个小铁环!往上提半寸,能让栓杆多卡进石槽一寸深。老头说这是防熊的——冬天熊饿急了会撞门,那年头猎枪少,多道暗栓能顶大用。
冻出来的乐趣
最绝的是取暖!山庄锅炉早锈死了,我们几个差点冻成冰棍。老头看不过眼,拎了桶黑煤块和半袋黄豆过来。他把煤块堆壁炉里,上面铺层湿黄豆,点火一烧,黄豆噼啪乱蹦!我们围着炉子烤冻僵的手脚,豆子炸一个抢一个吃,满屋子焦香味。老头眯着眼笑:“烧煤掺黄豆,穷人的暖炉零食!豆子蹦着就烤熟了,煤烟还被豆子吸掉些,不呛!”后来才知道这是饥荒年间的土法子,既能取暖又能填肚子。
现在想想真有意思,一堆破木头烂石头里藏这么多门道。要不是那年大雪困在山里,谁会注意窗框上的刻字、地板下的黑灰?啧啧,老物件比人活得明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