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前先薅副扑克
昨儿翻箱倒柜找充电器,结果在抽屉角摸到盒积灰的扑克牌。塑料膜都粘手了,洗牌时候哗掉渣。寻思着拍个教程,索性拿这盒老古董开刀。
我先揪出大小王甩一边,这东西新手用不上。剩下52张牌在桌上摊开,盯着看了半天才分清楚:黑桃、红心、梅花、方块这四种花样,每种花样又带着1到13的数字。1就是A,老K是13,记住这个就够用。
搓牌发牌试玩局
拽过我妈当小白鼠,我俩盘腿坐地上开整。先胡乱洗了几把牌——就是两手把牌插来插去,牌飞得满沙发都是。接着捏着牌边缘,一张张往桌上怼,发牌手势跟端菜盘子似的抖。
玩最简单的“比大小”:每人摸五张牌扣手里,轮着翻开一张比数字。我妈捏着三张牌问我:“这花里胡哨的A算1还是14?”给我问懵了,抓手机查了十分钟才知道:比大小时A最大,K第二!俩人当场笑趴。
- 吐血教训1:扑克牌拿手上得扇形摊开,我刚开始攥拳握着,牌角全戳弯了
- 吐血教训2:遇到JQKA别慌,J=11 Q=12 K=13 A=14,记不住就写手背上
扑克牌防呆手册
试了几局发现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
1. 认花色:黑桃像铲子,红心就是❤️,梅花三瓣叶子,方块是♦️麻将牌。我妈把黑桃认成烂树叶,笑岔气三次。
2. 理牌顺序:刚发完牌满手数字乱跳,急吼吼就出牌。后来学乖了,先把同样花色的排一起,数字从左到右从小到大排,跟理麻将似的顺溜多了。
折腾半小时,终于能让我妈独立玩一局比大小了。虽然她把红心10当成梅花10打出去,但起码牌没再捏成酸菜干。要我说,扑克牌入门就跟骑自行车似的,别管什么技巧战术,先保证拿牌不手抖、出牌不插错,练熟这几个动作就能出去唬人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