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老有人私信问我:哎陆哥,你做事儿咋总有条不紊的?是不是有啥绝活儿?真没多玄乎,就自己瞎琢磨了四个土办法,今儿掏心窝子跟大伙唠唠咋落地的。
第一招:烂笔头胜过金脑壳
去年冬天,我想学着蒸馒头。开头觉着简单,面粉加水揉呗!结果?馒头变煤球。急得我原地转圈,突然想起小时候姥姥说的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立马搬出小本本,把揉面水温、酵母克数、发酵时间全记成流水账:
- 上午10点用温水化酵母(手指试温不烫)
- 10点半揉面发现太粘手,加了两把干粉
- 12点面团才发到两倍大...
第二回直接翻本子照做,揭开锅那白胖馒头!打那以后,甭管腌咸菜还是修水管,我都先抓本子记操作步骤,踩过的坑用红笔标个狗爪印。
第二招:给乱麻画重点
上月整理十年积压的工作笔记,好家伙整整六箱!当初乱得跟鸡窝似的,翻半小时找不着关键信息。这回我学乖了,蹲地上给每本笔记贴三色便签:
- 红色标客户重要需求
- 黄色标待解决难题
- 绿色标验证成功的方案
再用记号笔把关键词描成胖头鱼,比如"电路板烧了"描三圈,"用2号模块替换"画个箭头指过去。现在翻旧笔记跟查字典似的,三秒锁定救命信息。
第三招:手抖脚抖照样干
今年开春接了个急活儿——三天做出智能浇花装置。头天晚上焊电路板手抖得像触电,小元件死活怼不进孔位。急眼了!干脆把焊锡丝剪成三厘米小段,元器件按大小分装月饼盒。每次只摸出一粒元件、一段锡丝,屏住呼吸焊十秒钟就歇气。
你猜咋着?蚂蚁啃骨头真管用!那装置滴答转起来时,我盯着分装盒里几十个空格子直乐——原来哆嗦着也能趟出路。
第四招:定时爆破拖延症
最头疼是写总结报告,老想拖到死线。后来把手机闹钟调成"轰炸模式":
- 九点整闹:铺开稿纸写标题
- 九点半闹:憋出前两句
- 十点闹:必须写满半页纸
有回实在写不动,干脆设个五分钟倒计时跟自己打赌:"就写五行!写不完把钢笔吞了!"结果闹钟响时竟憋出八行,钢笔也保住了。
坚持用这四个土办法小半年,最明显的啥变化?现在我家厨房贴着蒸馒头流程图,工具箱里元器件分装成小药盒,书架上笔记贴着彩虹便签——连我媳妇都说,以前那个乱蹿炮仗,如今倒像块走字儿准的老怀表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