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我又找不到钥匙了,急得直跳脚。翻箱倒柜了半天,在沙发缝里摸出来,整个人都冒汗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家里的东西总是东丢西落,搞得我天天像打仗一样。我琢磨着,再这样下去不行,得找个法子治治这毛病。
第一步:把所有东西都摊出来
我先从客厅下手,把所有抽屉和柜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全倒在地上。乖乖,那场面简直像垃圾场,啥都有:旧报纸、充电线、半瓶洗发水,还有去年买的没开封的零食。我一边扒拉一边骂自己,这都啥玩意儿。我找了个大纸箱,开始分堆:有用的放一边,没用的扔垃圾桶。动词用起来就是爽,我“翻、丢、捡”地干了个把小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地上清爽多了。
第二步:清理掉那些占地方的破烂
分类完了,我就开始动手清理。那些积灰的旧杂志、坏掉的充电头,直接被我“扔”进垃圾袋。还有些东西犹豫不决的,比如那件穿了三年还舍不得扔的T恤,我一狠心,也“塞”进回收箱。这一步最费劲,心里老嘀咕“万一以后用得上”,但实际就是占地方。清理完,我数了数,光垃圾就装了三大袋,感觉屋子都变大了点。
第三步:给每样东西找个固定窝
清理干净后,我就开始“安家”了。我用了个笨法子:把剩下的东西按常用不常用分。常用的像钥匙、钱包,我“摆”在门口鞋柜上;不常用的像工具箱、备用电池,就“塞”进床底收纳箱。为了不乱,我还“贴”了小标签,用马克笔写清楚是比如,钥匙钩上写“出门必备”,工具箱上写“修修补补”。这步花了我一下午,但弄完后,家里看着整整齐齐,心里也踏实了。
第四步:每天花两分钟维护一下
一步是养成习惯。我定了个规矩:每晚睡前,“扫”一眼常用地方,确保东西归位。要是新买了立马“找”个窝放顺手“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刚开始几天,我还老忘,但坚持了半个多月,就成自然了。我“拿”东西“放”回去,动作麻溜得很,再也不用翻箱倒柜了。
搞完这套四步法,家里彻底变样了。以前找东西像寻宝,现在一伸手就能摸到。钥匙?就在门口鞋柜上;工具?床底箱子里。整个人都不慌不忙了,日子过得舒坦多了。这套法子简单粗暴,谁都能上手,关键是得动起手来,别光想不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