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些粉丝在后台问我关于流英的事,问题多得我都快回不过来了。得,今天干脆把大伙儿常问的全整理出来!上周专门跑去伦敦市中心找了家留学顾问机构,拽着人家办公室聊了一下午,记了满满三大页纸。喏,热气腾腾的干货这就端上来!
一、我的土办法:先攒问题清单
老规矩,我先把过去三个月粉丝私信全翻了一遍。好家伙,光微信未读消息就999+!拿着红笔一条条划重点,发现这五类问题问得最多:
- 英语到底要考几分?(十个里有八个开头就问这个)
- 银行里得存多少钱才够?(评论区都快吵成菜市场了)
- 上课听不懂咋整?(好几个娃说第一周听天书听崩溃了)
- 租房会不会被坑?(去年有个粉丝被二房东骗了三个月租金)
- 生病了去哪儿找医生?(太多人不知道注册GP这茬)
本想着自己上网查查完事,结果越查越晕——有的说存款要40万,有的说35万也行;有人说雅思6.5够用,官网又写7.0。得,还得找专业人士!
二、杀到留学机构现场蹲点
上周二直接冲进牛津街那家挂着"15年老牌留学"的办公室。前台妹子看我抱着笔记本风风火火的样儿,愣是给我塞了杯奶茶。管顾问的刘老师一听我想做问题合集,眼镜片都在反光:"哎呀你这博主当得太负责了!"
我俩从下午两点唠到天黑,重点捋清楚几个大坑:
1. 英语成绩这事真不能一刀切刘老师翻出他电脑里的申请记录:"你看这UCL教育学要7.5,旁边谢菲尔德工程管理6.0就够。就像买菜,西红柿和土豆能一个价吗?" 他教我用官网查专业的"Entry Requirements",还特别强调语言班不是走后门:"去年有个学生雅思差0.5,读了六周语言课现在在帝国理工当学霸!"
2. 银行存款别卡着最低线我总听人说存28天就行,刘老师当场拍桌子:"千万多存半个月!上月有个学生因为银行流水差两天被拒签,机票都作废了!" 他在我本子上画了个大圈:"伦敦外按£1023/月算,伦敦内£1334,读几年就乘几个月!"
三、被颠覆认知的实战经验
聊到租房时我差点跳起来——原来学生公寓比校外租房还贵!刘老师给我看他们内部比价表:"像考文垂这种地方,校外合租能省£200/月,但一定!一定!要查中介是不是ARLA认证!" 说着翻出个黑色小本本,上面全是学生被坑的案例。
最让我意外的是医疗问题。以前以为要像国内这样跑医院挂号,刘老师说只要去学校医务室注册GP,连新冠疫苗都是短信通知走着去打的。他还神秘兮兮提醒:"带两盒芬必得,这边买退烧药得预约医生开单子,发烧都能给你熬退了!"
四、吐血整理出避坑指南
回家连夜把潦草笔记整理成电子版,挑最要紧的做成速查表:
- 英语突击技巧:听力用BBC调1.25倍速练,写作背模板不如多套用"However"这类转折词
- 资金证明模板:存满38天再递签,存款证明开中英对照版
- 必装APP清单:Unidays打折、Trainline抢票、Argos买二手家具
特别把刘老师给的租房合同陷阱标了红:"合同中出现‘Administration fee’直接撕掉!2019年就立法禁止收费了!" 看到这条真想穿越回去扇醒当年签合同的自己。
今早把整理稿发给刘老师复核,他回消息说:"你这比我们员工手册还实在!" 得,这下粉丝再问流英问题,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省得大伙儿像我当年那样抓瞎!记得看完去评论区接龙,还有什么坑我都继续帮你们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