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好好唠唠开安2这事儿。上个月接了个活儿要往山沟里运物资,刚上手这铁疙瘩真是给我整不会了——离地五十米就开始晃悠,活像喝醉的胖鸭子。当时冷汗唰地从飞行员夹克里渗出来,手指头死死抠着操纵杆,心里默念千万别栽田埂上。
找机场老王救命
落地后直接蹿进调度室拽住老飞行员的搪瓷缸:"王师傅您给支个招!"老头抹了把缸沿上的茶渍,掏出铅笔在气象图背面划拉起来。他说安2这老伙计吃软不吃硬,得顺着毛捋。
第一招试轮子配重第二天起个大早溜到机库,先往尾轮挂了三袋沙包。老王叉着腰指挥:"再加半袋!"完事儿让我推着机尾晃荡——你猜怎么着?机头就跟焊在地上似的,往常轻轻一推就翘头的毛病真没了。
第二招练贴地试跳大中午跑道晒得冒烟,老王拎着马扎坐跑道头喊话:"别超过马路牙子高度!"我硬着头皮把油门推到五格,离地瞬间马上收油。机身刚要开始哆嗦,突然想起老头教的绝活:左手下压操纵杆,右手顺时针搓方向盘。嚯!铁鸟立马乖得跟婴儿车似的。
- 关键发现:副翼得提前半秒打方向
- 血泪教训:收油门要像踩鸡蛋
- 玄学操作:腿得紧贴仪表盘下沿
玩转气流戏法
最绝的是老王教的气流预判。那天顶着三級风进山,眼见前面山脊涌过来灰压压的气浪。赶紧照老头说的:先蹬右舵把机头歪向气流,等翅膀吃上风了立刻反打左舵。机身"咯噔"抖了下就稳住了,连货舱里的萝卜都没滚。
现在这老伙计跟我处得可瓷实。上周载着十二筐活鸡穿雷暴区,乘客下机时鸡笼连根毛都没乱。所以说,驯铁鸟跟养鸽子一个理——得摸透它脾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