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拾书架翻出本旧笔记,突然被自己十年前写的“发现物记录”几个字给整懵了。说实话当时有点蒙圈,这词儿听着像考古队用的,咋会出现在我菜谱和电影票根堆满的笔记本里?干脆泡了杯浓茶,决定把这事儿搞明白。
第一步:查资料查得头大
先抱着手机猛搜半小时,结果越看越糊涂——维基百科写得跟论文似的,专业论坛里一堆英文缩写。蹲在图书馆角落扒拉出本发黄的《田野调查手册》,才看到句人话:“发现物就是你意外找到的、能证明某个事实的东西”。
- 必须是你没专门去找的(出门挖笋却捡到战国硬币才算)
- 得能说明问题(光捡块漂亮石头不算,石头上刻着古文字才行)
- 最好是实体物件(虽然概念也算,但新手先认实物)
第二步:用三件破烂做实验
专门腾出周六下午,翻箱倒柜找案例。从储藏室拖出三个积灰的箱子,结果真给我玩明白了:
例子1:奶茶店贴的寻猫启事
本来在拍新品海报(图1),镜头往右歪了点,突然看见冰箱贴着的纸条。照片放大能看到“胖橘猫/脖子挂小鱼牌”这些字(图2),这玩意妥妥是发现物——证明店主丢猫了,而我完全没预料会拍到这个。
例子2:奶奶缝纫机里的粮票
修脚蹬时拆开夹板(图3),哗掉出五张1963年的辽宁省粮票。老人家去年还说“当年饿肚子全靠单位发粮”,这些发霉的纸片突然把口头回忆变实物证据了。
例子3:甲方合同里的涂鸦
整理去年项目文件时(图4),突然发现合同一页有铅笔画的歪脸小人。联系乙方经理才确认是他儿子生病时陪加班画的,这张涂鸦意外证明了他们团队经历过人手紧缺。
折腾出真感悟
摊着这些零碎物件在餐桌上拼图,突然理解十年前的我了——当时在写本市集调研报告,肯定是在菜贩账本夹层里翻到过老收据(现在彻底记不清了)。发现物最神奇的是:你以为是你在找答案,是答案早就在那儿等着你注意它。
现在那本旧笔记被我塞回书架最显眼的位置,里面新夹了今天拍的对比图(图5)。下次再看到奶茶店的寻宠启事,估计会心一笑直接联系店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