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去年冬天蹲马桶刷手机说起。那天晚饭吃撑了正闹肚子,随手点开个电影解说视频,画面里砰一声炸弹响差点吓得我手机掉坑里。嚯,镜头都怼到演员鼻尖了,脸上的泥浆混着汗珠子往下淌,那眼珠子里的血丝跟蜘蛛网似的。我提上裤子就冲回电脑前,搜了半宿才知道这玩意儿叫《战争三部曲》——就那种老片子,黑白画面晃得人头晕。
理由一:老片子搞出炮弹砸脸上的效果
第二天我直接翘了健身房,猫在书房翻硬盘找资源。第一部开场十分钟我就懵了:七十年前的胶片机拍战壕戏,炸点就在演员三米外爆开,土块噼里啪砸镜头上!当时我手里泡面汤全洒睡衣上了,紧赶慢赶摁暂停键擦桌子,发现汤渍在键盘缝里流成了战壕地图。
半夜两点戴耳机看得我耳膜发胀。声效组当年居然真录了鱼雷发射管注水声——咕噜咕噜的水流声从左边耳朵钻到右边,我蜷在电竞椅上后背发凉,伸手摸地板确认没海水渗进来。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剧组把麦克风绑在生锈的旧潜艇里泡了三天三夜,这死磕劲头比现在特效公司敲键盘狠多了。
- 爆炸气浪掀翻跟焦员(花絮里白胡子老头摔个四脚朝天)
- 潜艇内景用真船壳改装(演员被铆钉刮破头皮送医缝针)
- 战壕里泥浆掺了三吨真猪血(群演拍完戏臭得被出租车拒载)
理由二:看着看着发现我爸当过群演
第三部空战镜头晃得我晚饭差点吐出来,暂停喘气时瞟见字幕滚动表。操!群演名单里有我爸名字拼音!连夜打电话回老家逼供,老头吭哧半天承认78年在莫斯科留学时,被学校拉去拍冰天雪地举枪冲锋,冻出重感冒换了两箱伏特加片酬。这片子埋着多少普通人的人生!
后来我专门做了表格对照着花絮找细节。拖拉机厂女工集体客串战地护士,芭蕾舞团小哥演中弹翻滚(摔断尾椎骨领了工伤补贴),连街头醉汉都被拽来演尸体——这些糙了唧的真实感,现在绿幕前念数字的明星打死都演不出来。
理由三:看完做噩梦反而清醒了
本来当动作片爽两天的事,结果第三天凌晨四点惊醒。梦里全是第三部那个长镜头:新兵颤抖着啃发霉面包,突然战壕炸开,面包变成碎肉糊在断腿上。我坐床上抽完半包烟,翻出手机想删资源,却建了个"战争哲学"收藏夹。这破后劲儿比喝假酒还大!
上周我弟吵着要买新游戏机,我直接把他按在沙发上看潜艇沉没那段。二十分钟后这小子红着眼圈跑回屋,摔门喊了句"哥,我把攒的648全充饭卡行吗?"。所以说战争片天花板就干三件事:炸醒耳朵、砸碎三观、抽你耳光让你看见人性在泥里打滚的样子。
最荒诞的收尾
昨天想安利给死党陈胖子,微信刚发出去显示红色叹号。打电话过去,他舅妈接的:"阿斌前天看到征兵宣传片,连夜收拾行李进部队了!" 得,这破纪录比什么影评都好使。我蹲在阳台看着雾霾天儿抽烟,寻思明天该买几套碟寄去新兵连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