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夜被蜡烛坑惨了
昨晚起夜懒得开灯,摸黑点了床头香薰蜡烛。结果刚走到厕所门口,回头一瞅火苗已经缩成黄豆大小,“噗”地灭了。摸着黑回床边重打火机,一低头又灭了。折腾三回彻底给我整清醒了,这破烛芯非得治治不可!
第一次动手就翻车
今早翻出工具箱,抓起剪刀就往烛芯上怼。学人家视频里“修剪更耐烧”的操作,咔嚓剪掉半厘米黑芯。晚上美滋滋点上,火苗蔫得跟快断气似的,五分钟后直接躺平。气得我蹲在茶几前盯了半小时,发现剪太短的火苗整个陷进蜡油里,像被人捂住了口鼻,蜡油漫上来直接给闷死了。
血泪换来的黄金长度
不死心又翻出半截宜家蜡烛做实验。这回捏着镊子只剪掉发黑的尖尖,留了七八毫米长度。点燃后火苗噌地窜到两厘米高,烧了二十分钟还挺精神。正准备嘚瑟,“啪嗒”掉下一块炭渣,火苗肉眼可见开始发抖——好家伙烛芯顶上又结出个黑疙瘩!赶紧用筷子夹掉碳块,火苗才重新站稳。
蜡池挖出大玄机
连续观察几支不同蜡烛才发现,细长型玻璃杯蜡烛最容易死。有支杯口比瓶身窄的蜡烛,烧着烧着蜡油全积在瓶肚子,烛芯根本够不着。拿吹风机对着杯壁猛吹,融化的蜡油流回烛芯根部。等蜡液铺满杯底再点,火苗居然稳稳烧了四十分钟。
实战总结三大坑
- 烛芯躺平了:修剪别超过3毫米,留指甲盖长短最安全,短了立马变“潜水员”
- 头顶长瘤子:看到烛芯结黑块赶紧夹掉,这玩意跟血栓似的堵住燃料通道
- 蜡油搞分裂:容器口窄的蜡烛,头几次烧要人工干预成平整蜡池,否则烛芯变“孤岛”
现在点蜡烛跟伺候祖宗似的,隔半小时就去夹炭块。但看着稳定跳动的火苗,总算不用摸黑上厕所了——就是这半夜掀蜡烛盖的动静,吓得我家猫这两天总炸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