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就爬起来折腾,背包里塞满沉得要死的相机和水壶,连早饭都是啃着烧饼往地铁站赶。六月的太阳毒得要命,还没走到城墙根,衬衫后背就湿透了黏在皮上。这趟专门冲西城墙上那块怪石头去的——本地老吹什么砖上有唐代的工匠指印,我压根不信邪,非要去摸一摸。
撞鬼的探路过程
地图上标得明明白白的“城墙入口”,真到了跟前差点气吐血。路口杵着个蓝色铁皮板,上面喷着大红字“施工绕行”,箭头歪歪扭扭指着旁边一条烂泥路。踮着脚踩过去,鞋帮子全是黑泥巴。绕了十几分钟才看见城墙影子,结果半堵墙被绿网兜头罩着,脚手架架得跟蜘蛛网似的。心里一凉:完蛋!今天白跑!
蹲在树荫底下猛灌凉水,琢磨着怎么跟读者交代。忽然瞟见城墙根蹲着个拿大扫帚的老爷子,赶紧凑过去套近乎:“老师傅,这整修得多久?”老头子眼皮一抬,扫帚杆往西南角一指:“那块儿没拦着,钻狗洞过去!”
真是绝处逢生!猫着腰从铁栅栏豁口钻过去,豁!整段旧墙跟巨人肋骨似的横在面前。
- 墙根下的怪画:青苔缝里藏着几个暗红色小人,骑着歪歪扭扭的牛。拿手机放大才看清,牛背上刻着“淳祐三年逃饥”的字!头皮都麻了——这不是南宋闹旱灾那年吗?难民居然把逃亡故事刻墙上了!
- 烂砖里的金疙瘩:正拍小石刻,突然踢到块松动的砖。掰开一看,泥巴裹着半个指甲盖大的金片子!凑近了瞧,刻着朵莲花,边上还有半个“敕”字。手都抖了——这他妈是官府造的金箔!
气得冒烟的猪队友
本来打算掏软尺量刻痕深度,手机突然嗡嗡震起来。一看是前同事张老三:“哥!你那位置共享不对?我在景区正门晒半小时了!”
血压蹭地上来了:“昨儿夜里发三遍定位图!烂泥路白钻了?!”那头还嬉皮笑脸:“哎呀你专业,帮我多拍点素材呗,回头请你撸串……”
火得差点把手机砸墙上。这孙子号称搞自媒体,连“夯土层”是啥都不知道!去年蹭我拍的古井照片,配文愣写成“清代马桶坑”,害我被本地文史群骂了三个月!
硬着头皮自己干:单脚卡在墙缝里固定身体,腾出手把刻度尺插进刻痕。汗水顺着下巴滴在相机屏上。正拍到关键处,脚底打滑摔个屁墩儿——裤子撕开个大口子!操!
比发现宝藏更震撼的东西
捂着破裤子拍完几张,收拾背包准备撤退。突然瞟见墙根排水沟里闪着银光。凑近捞起来:半盒火柴!印着“冈城棉纺厂”的模糊字样。捏着这破盒子直发愣——七岁就听奶奶说过这个厂!八零年倒闭时候工人哭嚎声半条街都听得见。这破墙连火柴盒都存着!
越想越不对劲:往回走又瞥见墙缝。刚才摔跤碰掉块碎砖,里头居然露出大半截香烟屁股!过滤嘴上印着“大前门”,橘色商标都没褪色。浑身鸡皮疙瘩冒出来——六十年代的烟屁股!这墙他妈是时光胶囊?!
气得连撸串都免了
刚出栅栏豁口,张老三电话又来了:“出来没?门口小炒店等你!”直接吼过去:“滚蛋!照片喂狗都不给你!”顺手按黑名单。这种不踩点的混子,活该被骂“马桶专家”!路上越想越心疼:那块南宋的饥民石刻已经被雨水冲得极淡了,这回要不是意外发现,过两年就彻底消失。所谓千年密码,哪是什么藏宝图,分明是快被时间吃光的血泪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