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写博客文章时,扫了一眼评论区,发现有人留言说我的文字总带一堆笑脸和爱心符号,看着特别累人。还有人说文章开头总爱加些废话解释,搞得啰啰嗦嗦的。我心里一咯噔,琢磨着要是真把这些玩意儿全避开了,是不是文章能更清爽点儿?于是决定搞个实践记录。
第二天早上,我先翻出自己发过的一篇老文章,试着从头改起。打开文档,一眼瞥见几个常用符号,比如冒号后面的笑脸和星星图标,我直接开删,手忙脚乱地拉了个列表,把常用符号全禁用了:笑脸、爱心、感叹号啥的全打叉叉。刚开始别扭得像穿新鞋走路,一不小心又打出一个表情,赶紧退格删除。接着处理说明性文字,比如那篇开头的"今天我分享下经验,主要是因为... "这种废话,我全砍掉换成了直奔主题的一句"下面聊聊实操过程"。改到一半,脑壳疼得慌,就跟憋着一口气似的,总想多加解释。
下午写新草稿时,我设了个闹钟提醒自己别瞎搞。每次提笔前都念叨一句:"符号表情滚蛋!说明文字爬开!"写了两段试发到群里测试,有朋友立马反馈说看起来干净利落,但他也提了个难题——不小心用了感叹号收尾,显得硬邦邦。我想了招儿:用手机里的便签功能,实时盯着键盘输入,一看到嫌疑符号就主动敲警告字跳出来。晚上修改完整篇,终于搞定成稿。效果真不错,文章短了一半,大伙儿都夸说读着不费劲。
这事折腾得不容易,但好处贼大——内容更精炼了,写东西也快不少。以后打算一直坚持下去,就当训练简洁表达的习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