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石是什么东西?了解这种奇石的神秘之处

天美租号

今天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个“滴石”。

起初,我对这玩意儿也没啥特别感觉,不就是书上、电视里看的那些个洞穴里头,长得奇形怪状的石头嘛什么钟乳石、石笋的。后来有一次,偶然看到一张照片,那水滴石穿的劲头,还有那慢慢积累形成的形态,突然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琢磨着,这玩意儿,咱能不能自个儿也整个类似的瞅瞅?

最初的瞎琢磨

滴石是什么东西?了解这种奇石的神秘之处

我这人就这点毛病,一有想法就想动手。也没想着能真整出个几百年上千年的大家伙,就是想看看那个“滴”和“积”的过程。我想得特简单,不就是水里得有点啥玩意儿,然后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水分蒸发了,里头的东西不就留下了嘛

我就翻箱倒柜地找材料。想着那些洞穴里的石头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啥的,咱家上哪弄那玩意儿去?后来灵机一动,想到咱平时烧水,那水壶壁上不也结水垢吗?那玩意儿不也是水里的东西沉淀下来的?虽然成分可能不完全一样,但理儿应该是那个理儿。

动手尝试,过程挺折腾

第一次尝试,我直接就用自来水了。找了个旧的塑料瓶,瓶盖上扎了个小眼儿,想着让它慢慢滴。下面,垫了块深色的瓦片,想着颜色对比明显,容易观察。结果?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除了瓦片湿了一大片,啥也没看着。水是滴了,可干得也快,啥都没留下。

我就琢磨,是不是水里的“料”不够足?

第二次改进:加料!

滴石是什么东西?了解这种奇石的神秘之处

我想,得给水里加点东西。家里有孩子玩剩下的粉笔头,那玩意儿不也是石灰石成分沾点边嘛我就把几根白粉笔碾碎了,泡在水里,搅和匀了,水变得浑浊了不少。然后,还是老法子,瓶子滴水。

  • 准备工作:找了个小吊瓶(以前输液剩下的,洗干净了),感觉比塑料瓶好控制滴速。粉笔末用纱布简单过滤了一下,别堵了针头。
  • 滴水装置:把吊瓶挂在高处,下面还是那块瓦片,不过这回我特意把瓦片稍微倾斜了一点,想着水流下去的时候,能有个集中的地方。
  • 漫长的等待:这回可不敢性急了。我就把这套装置放在阳台角落,也不怎么管它,隔个一两天去瞅瞅,主要是看看水还够不够,滴速是不是太快或者太慢了。

滴石是什么东西?了解这种奇石的神秘之处

就这么着,大概过了一个多礼拜。有一天我再去看,瓦片上滴水的地方,好像真有那么点意思了!不是一大片湿,而是出现了一小圈白色的痕迹,摸上去有点糙手。虽然离那些壮观的钟乳石差远了,但确实有东西积下来了!

观察与小发现

我又继续让它滴。大概又过了半个多月,那一小圈白色的痕迹,慢慢地、慢慢地,真的有了一点点微微的凸起!虽然也就芝麻那么大一丁点儿,但是用放大镜看,能看出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那一刻,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咱这土法子也算摸着点门道了。

我发现,这个过程里头,耐心是真重要。还有就是环境,阳台通风水分蒸发得快,可能也有助于“料”的析出。如果环境太潮湿,估计效果就差很多了。

后来我又试过用饱和的盐水,也滴出过盐的结晶体,形状跟那个粉笔水滴出来的不太一样,盐的结晶更规整一些,有点小方块的感觉。但原理都是相通的,就是溶解、滴落、蒸发、沉积。

虽然我这实践,跟人家地质学家研究的“滴石”形成机制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但通过这么一折腾,我对“滴石”这两个字,算是有了点更直观的体会。不再是冷冰冰的名词,而是一个缓慢但持续发生的过程。有时候想想,大自然里那些鬼斧神工的玩意儿,不就是靠着这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才造就出来的嘛咱这生活,不也一样,很多事情,都是慢慢磨,慢慢积攒,才能看到点成果。

滴石是什么东西?了解这种奇石的神秘之处

这算是我对“滴石”的一次小小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图一乐呵。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