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去安吉拉斯这事儿,也挺突然的。脑子里蹦出个想法,觉得得去当地看看,才好继续手头那个小玩意儿。没做什么攻略,想着不就一趟短差嘛到了再说。
落地后的第一件事,找落脚点。 就喜欢随性,想着到了地方随便找个旅馆就成。结果?拖着箱子在街上转悠,不是客满就是瞅着不太对劲。还是老老实实掏出手机,在那个啥软件上订了个看起来还行的。登记入住的时候,那叫一个折腾,护照翻出来,表格填了好几张,来回确认了好几遍离开日期,才算把房卡拿到手。
安顿下来,第二天就开始我那“正事儿”了。我本来想弄明白当地一个小手工艺品的流转情况,想着直接去市场转转,跟摊主聊聊,应该就能摸个八九不离十。结果发现,事情远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语言就是个坎儿。我那点蹩脚英语,碰上口音重的老板,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比划半天,人家可能才明白一星半点。有时候干脆就摆摆手,不跟你多费口舌了。
然后是信息渠道。我以为市场就是核心,结果发现好多东西都是通过一些七拐八弯的“中间人”走的。你想找源头?难!这些中间人一个个精明得很,嘴巴严实,不会轻易透露他们的上下游。
- 我尝试过直接在市场蹲点,观察了好几天,记录谁跟谁接触频繁。
- 也试着跟几个看起来面善的摊主套近乎,请他们喝东西,想旁敲侧击点信息。
- 甚至还跑去了几个据说有作坊的区域,结果人家大门紧闭,根本不让外人进。
那几天,真是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每天出去信心满满,回来垂头丧气。原先想着三五天就能搞定的事儿,拖了一个多礼拜还没啥实质进展。我就琢磨,这安吉拉斯的“水”,可比我想象的深多了。 不是说它有多险恶,就是那种自成一体的运转逻辑,外人想一下子看透,不容易。
后来咋办?我也没啥高招。就是脸皮放厚点,多问、多转、多观察。被人拒绝了,笑笑就走,换一家再试试。慢慢地,也积累了点零碎的信息。 比如,知道了某个时间段特定的人会出现,哪个角落的小店可能有点“内部消息”。虽然离我最初的目标还有差距,但好歹不是两手空空了。
离开安吉拉斯的时候,手头的记录本上写得密密麻麻。虽然那个小玩意儿的进度没达到预期,但这回“实践”本身,也算是个收获。至少让我明白,有时候纸上谈兵跟实际操作,真是两码事。 很多东西,你不亲自去跑一趟,去碰碰壁,是体会不到其中门道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