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要塞1》这款老游戏,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年可是实打实地在里面摸爬滚打过来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当初是怎么一点点琢磨明白这游戏的。
初期的手忙脚乱
刚开始玩的时候,那叫一个手忙脚乱。上来系统会给点初始物资,我就寻思着赶紧招兵买马,想着先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再说。结果?敌人一波小小的骚扰,我就发现粮食不够了,老百姓怨声载道,士气哗哗往下掉,招出来的兵没多久就跑了,或者干脆饿死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经济的重要性,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仓库里空空如也,就那么几个伐木场孤零零地砍着树,石料更是紧缺。城墙?那是什么?能吃吗?就随便围一圈木栅栏完事儿。
痛定思痛,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后来被电脑虐了不知道多少回,我才琢磨过来,这游戏,经济是根本!你没钱没粮,拿什么养兵?拿什么建城防?于是我改变策略,开局第一件事,重点发展农业。
- 狂建苹果园:我发现苹果园这玩意儿来得快,占地也不算太大,初期能迅速解决粮食问题。一片一片地铺开,看着仓库里的苹果数量往上涨,心里踏实多了。
- 伐木场和采石场跟上:有了吃的,就得有资源盖房子。伐木场安排上,保证木头供应。采石场也得赶紧建,石头可是后期建城墙和城堡的关键。
- 市场不能少:多余的资源可以卖掉换钱,缺的也能买点。虽然初期买卖不一定划算,但有总比没有强,能调剂一下。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铁了心先发展经济,硬是憋了半天没造一个兵,就看着苹果、木头、石头蹭蹭往上涨。老百姓满意度高了,税收也稳定了,这才开始考虑军事。
构筑我的钢铁防线
经济稍微好转,我就开始琢磨怎么防守。之前那种随便围一圈木栅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步,选址和规划。 我会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比如有山坡或者河流作为天然屏障的。然后规划好城墙的走向。
第二步,多层防御。 我学乖了,不再指望一道墙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会建至少两道城墙。外墙可以简单点,主要是消耗敌人兵力,拖延时间。内墙一定要坚固,箭塔、弩炮塔什么的都安排上。
- 城门重点布防:城门是敌人的主要突破口,我会在城门附近多造几个箭塔,派弓箭手和弩兵驻守。城门后面还会放一小队矛兵或者剑士,防止敌人冲进来。
- 加固城墙:有石头了就赶紧把木墙升级成石墙,那防御力不是一个档次的。
- 挖陷坑:在关键路口和城墙外围挖上几排陷坑,效果拔群,特别是对付那些重甲单位。
敌人来的时候,我的策略是优先消灭攻城器械。什么投石车、攻城槌,必须第一时间用弓箭手或者塔楼上的弩炮点掉,不然城墙再厚也扛不住几下。
积蓄力量,主动出击
当我经济稳固,防线也建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积攒部队,准备反击了。
我一般会根据敌人的兵种配置来组建我的部队。但通常弓箭手是必备的,远程火力支援嘛然后就是近战部队,剑士、锤兵什么的,看情况搭配。如果敌人城堡坚固,我还会造一些工兵去建投石机,专门用来砸对面的塔楼和城墙。
进攻的时候,我也是稳扎稳打。先用投石机远程消耗,敲掉对面的防御塔。然后派一小波部队试探性进攻,看看敌人的兵力分布和陷阱位置。摸清楚情况后,再大部队压上。
记得有一次打一个比较难的关卡,敌人的城堡建在山上,防线特别多。我先是派工兵偷偷摸摸地在山坡下造了好几个投石机,对着他的箭塔一顿猛砸。砸得差不多了,再派弓箭手在前面压制,步兵跟进,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打完那一仗,真是浑身舒畅!
总结一下
我玩《要塞1》的实践过程就是从一个愣头青,通过不断失败和慢慢学会了先稳固经济,再构筑坚固防线,积蓄力量一举歼敌。这游戏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每一个小小的决策都可能影响全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挑灯夜战研究布局的日子,还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