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steam直播,我可有的聊了。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自个儿玩游戏嘛有时候玩到点有意思的,或者卡关了瞎琢磨,就想着要是能跟人唠唠嗑就好了。后来瞅见steam上也有人直播,欸,这不就是现成的路子嘛
最初的摸索
最开始的时候,我压根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就打开Steam客户端,到处乱点,想找找看有没有那种“一键直播”的傻瓜按钮。后来发现,Steam本身确实有个“直播”功能,就在设置里头能找到。我记得当时还挺兴奋,想着这可比那些复杂的直播软件简单多了。
第一步,检查设备。 我先瞅了瞅自己的电脑配置,还玩常玩的游戏基本不卡。然后就是麦克风,我一开始就用的是耳机上自带的那个,想着先试试水,别一上来就花大钱买装备。摄像头?那会儿我可没想过露脸,直接跳过。
第二步,调试Steam自带直播。 我进到Steam的“设置”里面,找到“直播中”那个选项卡。里面有一些基础的设置,比如视频的比特率、分辨率啥的。我当时也不懂这些,就选了个推荐的或者中等的设置,想着画面别太糊就行。然后隐私设置那里,我选了“任何人都可以观看我的直播”,不然播给谁看?
第一次尝试与遇到的问题
万事俱备,我就随便开了一个我常玩的游戏,然后在Steam的好友列表或者游戏库里右键游戏,点了“直播游戏”。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播了一会儿,我就让朋友去我Steam个人资料页瞅瞅,看看能不能看到。还真能看到!不过问题也来了:
- 画质不咋地: 就算我选了中等设置,朋友说看起来还是有点糊,特别是动作快的时候。
- 声音有点小: 耳机麦克风的效果确实一般般,声音小还夹着点电流声。
- 互动性差: Steam自带的直播,我看不到观众的实时评论,除非我切出去看聊天窗口,那游戏就没法玩了。这点最要命。
虽然第一次尝试磕磕绊绊,但好歹是把直播跑起来了。这让我有了点信心,觉得这事儿能成,就是得再优化优化。
进阶之路:拥抱OBS
后来跟一些也搞直播的朋友打听,他们都推荐用OBS Studio。我一开始有点怵,那软件界面看起来按钮一大堆,感觉特专业,怕自己搞不定。
硬着头皮学呗。 我先去网上找了些基础教程,一步步跟着学。怎么添加“显示器捕获”,怎么添加“游戏源”,怎么设置麦克风输入。捣鼓了好几天,总算是把OBS的基本操作给摸透了。
用OBS推流到Steam。 OBS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把画面和声音处理得更然后再推送到Steam的直播服务器上。Steam的直播设置里,也支持外部推流软件,会给你一个推流地址和密钥。把这些填到OBS的推流设置里,就成了。
这一步折腾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 画质提升明显: OBS里可以更精细地调校视频参数,码率给足了,画面清晰多了。
- 声音改善: 我咬咬牙,买了个入门级的USB麦克风,虽然不贵,但比耳机麦强太多了,说话清楚,杂音也少。OBS里还能加降噪滤镜,美滋滋。
- 互动方便: 虽然Steam本身看评论还是麻烦,但我可以开个网页版的Steam聊天窗口,或者用手机看,这样就能边玩游戏边看观众说啥了。有些游戏还支持游戏内嵌聊天,那就更方便了。
内容与互动是王道
工具搞明白了,接下来就是直播怎么播了。我发现光闷头打游戏不行,得说话,得跟观众互动。
选游戏。 我一般会选一些自己比较擅长,或者比较欢乐的游戏。有时候也会尝试一些新出的热门游戏,蹭蹭热度嘛但关键还是自己玩得开心,这样观众看着也轻松。
多说话。 就算一开始没人看,我也自言自语,解释我在干嘛为什么这么操作,或者吐槽一下游戏里的坑爹设计。慢慢地,就有路过的观众停下来看,发几句弹幕了。
及时回应。 看到观众提问或者聊天,我都会尽量及时回复。有时候遇到卡关,观众还会帮我出主意,大家一起想办法过关,那种感觉特别
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这人说话比较实在,偶尔也爱开开玩笑。播久了,就有一些固定的观众喜欢我这种风格,每次开播都会来捧场。
的小结
现在回想起来,从一开始用Steam自带功能瞎播,到后来用OBS正儿八经地搞,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调整。设备上,从耳机麦到独立麦,也是一步步升级的。最关键的是,得有热情,愿意分享。虽然我算不上什么大主播,但能通过Steam直播认识一些新朋友,一起在游戏世界里找乐子,这本身就是一件挺开心的事儿。如果你也想试试,别犹豫,动手去做就对了!一开始可能不完美,但慢慢来,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节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