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这点儿小爱好——收藏。也谈不上什么“超级”,就是喜欢瞎鼓捣,日积月累下来,东西确实攒了不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这“超级收藏家”是怎么炼成的,哈哈!
最初的萌芽
说起来,我这收藏的毛病,真不是一天两天了。打小我就对一些旧玩意儿特别感兴趣。别人丢掉的旧书、老式的小物件,我都觉得挺有意思,喜欢捡回来擦擦干净,摆在自己桌子上看。那时候也没啥概念,纯粹就是觉得好看、好玩,或者觉得这东西背后有故事。
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我特别迷恋收集各种糖纸。花花绿绿的,那时候觉得那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东西了。还有各种小人书的封面,我都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夹在书里。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我收藏之路的起点。
慢慢上了道
长大工作以后,手头稍微宽裕了点,这股子劲儿就又上来了。一开始也没个准谱,看到啥喜欢就买有时候去逛旧货市场,有时候出差到外地,也会特意去当地的老街转转,看看能不能淘到点有意思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挺偏僻的古玩店里,看到一个不起眼的铜制小摆件,造型挺别致的,上面还有些看不懂的纹路。老板开价也不高,我就给收了。拿回来仔细清理了一下,越看越喜欢,觉得这东西透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一些特定类型的东西,比如一些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有特殊寓意的小工艺品等等。
慢慢地,我的收藏范围也广了起来。有时候是一把老秤砣,虽然小,但感觉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有时候是一些老式的帽子,看着那精细的绣工,就能想象当年戴着它的人是啥模样。还有一些老的酒盅、鼻烟壶之类的,每一个都小巧玲珑,但都挺有味道。
“家当”越来越多
这么些年下来,东一件西一件,家里的东西是越堆越多。一开始还能在书柜上、床头柜上摆摆,后来就发现不行了,地方根本不够用。老婆一开始还挺支持我的,后来也开始念叨我:“你看看你,快把家里变成仓库!”
为了存放这些宝贝,我可没少花心思。专门买了些架子、柜子,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 有些易碎的,还得小心翼翼地用软布包起来。那阵子,一有空我就在家里整理这些东西,擦擦灰,换换位置,自己也乐在其中。
有朋友来家里做客,看到我这些收藏,都挺惊讶的。有的说:“你这都能开个小型博物馆了!” 还有的开玩笑说我是“超级收藏家”。我自己倒没觉得有多“超级”,就是喜欢而已。每一件东西,都是我花时间、花精力淘换回来的,看着它们,心里就特踏实。
分享的乐趣
后来我专门腾出来一个小房间,把我这些年攒下的宝贝都集中展示起来。虽然不大,但看着满满当当的一屋子,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有时候,我也会邀请一些同好来家里看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心得,聊聊各自的收藏故事,那种感觉特别
对我来说,收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拥有这些物品,更在于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比如一些带有“龙”图案的物件,我就特别喜欢,感觉这代表了咱们中国的一种精神。 还有一些民俗老物件,它们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把这些东西展示出来,跟大家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它们,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每一件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载体。能把它们好好保存下来,再传递给更多人,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未来的打算
我还是会继续我的收藏之路。现在会更理性一些,不会像以前那样看到啥都想买了。我会更关注那些有文化内涵、有历史价值,或者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
收藏这事儿,真的是个无底洞,但也是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各种各样的宝贝,更重要的是,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好了,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这点儿小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点乐趣。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我收藏的那些具体的小玩意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