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拖鞋妹”这词儿
一开始我听人说“拖鞋妹”,脑子里就一个画面:不就是夏天图凉快,踩双拖鞋满街跑的小姑娘嘛有啥稀奇的。
后来发现,这词儿好像没那么简单。网上七嘴八舌的,有的说什么抖音上特火的剧情博主,靠一双破拖鞋吸粉无数;有的又扯到什么历史典故,说西施也跟拖鞋有关系,为了买鞋卖身,这都哪儿跟哪儿,听着就玄乎。
我的“实践”:从不理解到瞎琢磨
有时候就爱钻牛角尖。听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我就开始琢磨了,这“拖鞋妹”到底是个啥标准?是说穿拖鞋的就是,还是得有啥特定行为?
我就开始留意了。你还别说,小区里、地铁上,甚至有时候办公室里都能瞅见几个。一开始我心里还真有点儿犯嘀咕,觉得有些姑娘家家的,老穿着拖鞋出门,是不是太不讲究了?尤其有的拖鞋看着都旧兮兮的,我就寻思,这得多不在乎形象,给人一种挺邋遢的感觉。
有一次,我记得特清楚。那是在一个挺热闹的小吃街,看见一个姑娘,身上穿得挺时髦的,结果脚上蹬着一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塑料拖鞋。她旁边的朋友还笑她,她倒是一脸无所谓,甩了甩手说:“舒服最重要,管那么多干嘛” 当时我就在旁边吃东西,耳朵尖,听得一清二楚,心里还琢磨这姑娘心真大。
转折点:我自个儿表妹也成了“拖鞋妹”
真正让我对这事儿有点改观的,是我那个表妹。小丫头刚上大学那会儿,那叫一个爱美,高跟鞋、小皮鞋换着穿,裙子一天一套不重样。结果有一年暑假回来,好家伙,天天一双人字拖走天下,大短裤配T恤,头发也随便一扎。我姨,就是她妈,还在那儿叨叨,说她闺女怎么越来越不修边幅了,跟个假小子似的。
我一开始也跟着瞎起哄,逗她说:“你这都快成‘拖鞋大仙’了,还‘拖鞋妹’,是不是在学校受啥刺激了?”
结果我妹直接给了我一个白眼,说:“哥,你不懂。以前那是瞎折腾自己,脚后跟都磨出茧子了,给谁看?现在这样多自在,想跑就跑,想干嘛干嘛再说了,我这拖鞋,潮牌联名款,你识货不?”
她还特地把脚抬起来给我看,你别说,那拖鞋设计还真挺特别的,不是我印象里那种洗澡堂子统一发的蓝白拖鞋。她说她们宿舍好几个女生都这样,舒服是第一位的,而且人家拖鞋也能搭出时尚感,她们还建了个小群,专门研究各种好看又舒服的拖鞋。
实践后的感悟:管它叫舒服就完事儿了
从那以后,我算是对这“拖鞋妹”有点儿新的认识了。这词儿,可能真不是单指邋遢或者不修边幅那么简单。
它可能是一种态度。一种“老娘自己舒服最重要,别人的眼光爱咋咋地”的洒脱劲儿。也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潮流,人家拖鞋也能玩出花儿来,穿出个性来。
你再看网上有些瞎传的,比如把“拖鞋妹”跟什么校园暴力扯上关系,说是什么“磁铁”效应,那纯属没事儿找事儿,故意往人身上泼脏水。还有说什么历史人物的,那更是没影儿的事儿,听听就得了。
我现在的实践经验就是:
别老拿自己那套旧标准去框别人。你觉得是随便,人家可能觉得是自在随性。
时代不一样了,以前觉得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现在可能就是一种个性的表达。
拖鞋本身没啥毛病,关键是穿的人是什么心态,还有就是看的人戴着什么有色眼镜。
我现在自己在家也特爱穿拖鞋,软底的,踩着跟没穿一样。有时候下楼扔个垃圾,或者去小区门口拿个快递,只要不是啥正式场合,我也懒得换鞋了,拖鞋一蹬就走。舒服,真的挺重要的。管它别人背后叫我“拖鞋哥”还是啥,自己乐意,不碍着别人,就行了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