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成人se”的事儿,当然不是你们想的那种,我这里说的是怎么对付那些不想看到的成人内容,尤其是家里有小孩或者自己上网不想被这些玩意儿打扰的时候,我是怎么一步步折腾的。
烦恼的起源
最早,也没太当回事。就觉得上网嘛偶尔弹出来个广告,或者不小心点到什么链接,跳到一些不太对劲的页面,关了就是了。但后来特别是家里添了小家伙,情况就不一样了。小孩子好奇心重,万一他们用电脑或者平板的时候,不小心点到那些东西,影响多不而且我自己有时候工作查资料,冷不丁冒出个不堪入目的图片,也挺烦人的。
第一次尝试:浏览器的“小把戏”
我寻思着,这浏览器总该有点啥设置?就打开了Chrome,Edge这些常用的浏览器,翻了翻设置。确实,有些什么“安全搜索”,或者可以禁止图片自动加载之类的。我都给它开开了。一开始觉得,有点用,至少搜索引擎搜出来的东西干净了不少。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网站直接输网址的,或者从某些论坛、小广告点进去的,这招根本防不住。弹窗依旧,防不胜防。
第二次尝试:找“管家”软件
浏览器自带的不给力,我就想到了那些“安全管家”、“杀毒软件”啥的。很多都宣传有“家长控制”或者“青少年模式”功能。我下了几个名气大的,挨个试用。这些软件确实比浏览器自带的强点,它们通常有个自己的黑名单库,能拦截一些已知的“成人se”网站。有的还能让你手动添加不想让访问的网址。但问题也来了:
- 误伤: 有时候一些正经的网站,比如某些新闻网的社会板块,或者一些艺术类网站,因为它里面可能包含了某些敏感词,就被这些软件“一刀切”给毙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 更新不及时: 那些搞“成人se”的网站也精,域名换得比衣服还勤,黑名单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它们“重生”的速度。
- 拖慢速度: 装了这些大家伙,感觉电脑都慢了半拍,开机也慢,运行也卡。
折腾了一圈,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感觉就像打地鼠,这边摁下去一个,那边又冒出来俩。
第三次尝试:从“根”上想办法——改DNS
后来有一次跟一个懂点技术的朋友聊天,他给我提了个醒,说可以试试改DNS。我一开始听着还挺玄乎,啥是DNS?他给我打了个比方,说DNS就像是互联网的电话本,你输入一个网址(比如www点baidu点com),DNS服务器就帮你把它翻译成一串数字IP地址,电脑才能找到那个网站。他说有些公共DNS服务器,本身就带了过滤“成人se”内容的功能。
我一听,这思路新鲜!赶紧上网查了查,还真有这么回事。像什么OpenDNS就有专门的家庭防护DNS,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CleanBrowsing之类的,都号称能过滤掉不良网站。我就照着教程,先是在我自己的电脑上改了DNS设置,把原来的自动获取DNS,改成了指定的安全DNS地址。试了试,效果还真不错!以前能打开的一些“成人se”小网站,现在直接就访问不了了,或者跳转到一个提示页面说内容被阻止了。
更进一步:路由器层面设置
尝到甜头之后,我就想,能不能让家里所有设备都用上这个安全DNS?总不能每台手机、每个平板、每台电脑都去手动改一遍,太麻烦了。朋友又支招了,说直接在路由器上设置DNS服务器地址。这样一来,家里所有连这个WiFi的设备,都会自动使用这个安全DNS进行解析。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我赶紧翻出路由器的说明书(早不知道扔哪儿去了,直接上网搜的型号和设置方法),登录到路由器管理后台,找到了DNS设置的地方,把那几个安全DNS的IP地址填进去,保存,重启路由器。一套操作下来,感觉整个家庭网络环境都清爽了不少。小孩子用平板看动画片,我也不用太担心他们乱点跳到什么不该看的地方了。
的小结与心得
通过这一番折腾,我算是明白了:
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那些搞“成人se”内容的也是想尽办法绕过封锁,所以指望一个设置就能彻底杜绝,不太现实。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
DNS过滤是个好东西: 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在路由器上设置一个靠谱的、能过滤不良信息的公共DNS,算是一个性价比高、操作也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了。它不能百分之百过滤所有东西,但能挡住绝大部分。
多管齐下: 除了DNS,浏览器的一些安全设置、搜索引擎的安全搜索选项,还是可以开着作为辅助。如果电脑上装了安全软件,它们的网址过滤功能也可以作为补充。
教育更重要: 对于孩子,光靠技术堵是不够的。还是要加强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哪些内容是不好的,为什么不能看,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才是根本。
对付这些“成人se”信息,就像家里大扫除一样,得经常动手清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我这套实践下来,虽然不能说完美,但至少让我在上网的时候,以及家人上网的时候,心里踏实了不少。分享出来,希望能给有同样困扰的朋友一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