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际,听着就挺玄乎的,是不?好像得费老大劲爬到山顶才能瞅见,特有成就感那种。大伙儿不都爱聊那些名山大川嘛说到了山边儿上,视野老开阔了,心里也敞亮。我一听就觉得累得慌,平时上班就够呛了,哪有那闲工夫和体力去折腾那个。
我最近一次跟“山际”这词儿扯上关系,那可不是在啥风景区。是前阵子,公司里一个项目,简直要了我的老命。那玩意儿就是我的大山,爬了老半天,别说山际了,连个坡都望不到头,眼前一堆破事儿,烦得很。
那个头疼的项目
刚接手的时候,我还琢磨着,小意思,以前也干过类似的。结果?话说早了。开头几天还行,计划列得好好的,代码也敲得顺溜。然后,不知道咋回事,一个接一个的麻烦就找上门了。那感觉,就像你爬山,越爬那山越高,没个头儿。
有好多次,我一坐就是大半天,眼睛盯着屏幕,昨天还明白的代码,今天瞅着就跟天书似的。脑子简直是一团浆糊。各种法子都试了,也问了同事,有的瞎出主意,有的就耸耸肩,帮不上忙。项目截止日期跟催命符一样天天在那儿催,我们领导也隔三差五“关心”进度,就是问:“你小子怎么还没搞定?” 那段时间,我真觉得自己是在烂泥地里往上爬,还顶着大风雪。
尤其是有那么一个礼拜,天天加班到后半夜,咖啡当水喝。回到家,累得贼死,可脑子还停不下来,全是项目里的那些破问题。我老婆都说我晚上说梦话都在念叨代码。那时候我就知道,这回是真栽坑里了。整个人就陷在细节里,哪还顾得上什么“山际”,眼前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憋得慌。
灵光一闪(是后知后觉)
后来有一天晚上,实在顶不住了,干脆不干了。出门透透气,也没个目标,就瞎溜达。走到家附近一个小公园,看见几个老大爷在打太极,慢悠悠的,跟我那一脑袋浆糊形成鲜明对比。
我也没刻意去想项目的事儿。可就在那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我是不是太死脑筋了?钻牛角尖了?我选的这条路,对这个特定的‘山’来说,是不是根本就不对?” 也不是啥醍醐灌顶,就是慢慢琢磨过来了。我之前一门心思要让原来的方案跑通,一个劲儿地使蛮力,压根没停下来想想,有没有别的、更聪明的法子。也许有条路,看着绕远,但不是死胡同?
第二天到公司,我没像往常一样直接扎进那堆烂摊子。我先退了一步,找了块白板,把整个问题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了一遍,就当自己是第一次接触这玩意儿。逼着自己去想别的可能性,哪怕是之前觉得“太麻烦”或者“不靠谱”的方案,都拿出来再瞅瞅。
你猜怎么着?还真让我琢磨出点道道来了。换了个角度,把大问题拆成几个小块,其中一块用个稍微不同的工具去弄。这么一来,之前做的一大部分工作都得推翻重来,是有点肉疼。但一下子,我好像看见路了!还不是山顶,但起码能看到前面一点希望,像是爬出了一片密林,看到了前面的山脊。对我来说,那就是我在那个项目里,第一次瞅见的山际。
爬到我自己的“山顶”
后面还是挺费劲的。重新写代码,测试,改bug,一大堆事儿。但感觉不一样了,心里有底,知道自己在往前走,不是原地打转或者瞎撞墙。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好像往上爬了一小段。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算是把那破玩意儿给搞定了!提交上去,领导也点头了。那一下子,心里石头落地的感觉,甭提多舒坦了。不像爬了什么珠穆朗玛峰那么伟大,更像是费了半天劲,终于拧开了一个贼紧的罐头瓶子。
这“山际”,对我来说,不一定非得是爬到老高老高的地方看风景。有时候,就是在你焦头烂额、觉得快完蛋的时候,突然发现,有门儿!有办法解决了!哪怕跟你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就是当你陷在一堆破事里出不来的时候,能找到个新角度,看清楚前面的路。反正,我自个儿的实践体会就是这样。那种终于看到希望的感觉,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风景”了,你说是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