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着,得搞点啥让自己心里暖和点儿的事儿。这天儿是一天比一天冷,不光是身上,有时候感觉心里也缺点儿热乎气。我就给自己整了个小项目,管它叫《暖暖日记》。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瞎折腾的过程。
最初的想法,就是那么一闪念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有天晚上,刷手机刷得眼睛疼,突然就觉得,每天这么信息爆炸的,好多自个儿的小念头、小确幸,一晃就过去了,啥也没留下。我就寻思,我是不是得整个地方,专门记这些能让自己心里“暖”一下的东西?一开始想着用个现成的日记APP,但用着用着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要么功能太多太杂,要么界面冷冰冰的。
得了,求人不如求己,干脆自个儿动手丰衣足食!
动手前的准备,也没啥准备
干事儿有时候就凭一股子热乎劲儿。所以也没啥特别复杂的准备。主要就是琢磨:
我想要个啥样的?核心就是要简单、清爽、看着舒服。
主要功能是能写字儿,能简单标记个心情,顶多再让我贴个小图片,也就差不多了。
用啥来实现?这个我倒是没想太多,就想着先用最简单的法子试试。毕竟咱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就图一乐呵。
说干就干,我就翻出了我那好久不用的笔记本,开始在上面涂涂画画,构思这个“暖暖日记”大概长个啥样。先画了个框框,上面是日期,中间一大片是写字儿的地方,底下留一小块儿,放个心情小图标啥的。
磕磕绊绊的实践过程
一开始想得挺美,不就一小破日记本嘛随便划拉划拉不就得了?结果真上手了,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第一步,搭个基础的架子。 我就先用最基础的笔记软件,那种能自己调整格式的,先模拟了一下。弄了个大概的排版。发现光是调整字体大小、行间距,就够我折腾一阵子的。选啥字体?宋体太正式,黑体又有点硬,试了好几个,选了个瞅着比较圆润可爱的。
第二步,琢磨颜色。 “暖暖日记”嘛颜色肯定不能太刺激。我就开始试颜色,一开始选了个贼拉亮的黄色,晃眼!赶紧换了个柔和点的,米黄色,瞅着就舒服多了。然后文字颜色也不能用纯黑,太扎眼了,换成深灰色,感觉一下子就温柔了不少。
第三步,那个心情小图标。 我一开始想自己画,结果发现我这手艺,画出来的小人儿都跟外星生物似的。得了,放弃!我就上网找了些免费的、可爱的表情包素材,挑了几个能代表喜怒哀乐的,裁剪了一下,备用。想着以后写日记的时候,直接粘贴上去就完事儿。
第四步,怎么每天都用? 光在笔记软件里弄个模板,还是有点麻烦。我就想,能不能每天自动生成一个当天的日记页面?这个稍微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捣鼓了半天没成功。后来我灵机一动,我干脆就复制粘贴前一天的,然后改个日期不就得了!虽然笨点儿,但管用!
中间也遇到不少小麻烦。比如,有时候图片贴上去,格式就乱了,或者文字大小突然就变了。我就一点点试,一点点调。有时候为了对齐一个小小的图标,能花我十几分钟。那感觉,就跟绣花似的,得有耐心。
最终成型的“暖暖日记”
折腾了好几天,总算是弄出个自己瞅着还算顺眼的雏形了。现在我的“暖暖日记”长这样:
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专门放这些日记文档。
每个文档以“年-月-日-暖暖日记”这样的格式命名,方便查找。
打开文档,上面是当天的日期,字体稍微大一点,醒目。
中间是正文区域,背景是淡淡的米黄色,用着舒服的字体。
最底下,我会根据当天的心情,贴上一个对应的小图标,比如一个小太阳代表开心,一朵小乌云代表有点丧。
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个十来分钟,打开我的“暖暖日记”,记录一下当天发生的小事儿,哪怕就是吃到一个好吃的包子,看到一句触动的话,或者是午后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写完之后,再选个小图标贴上,感觉这一天就完整了。
虽然这整个过程挺“笨拙”的,没用啥高科技,也没啥复杂功能,但整个过程我自己参与了,每一个细节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用起来就特别得劲儿,心里也确实感觉暖暖的。 这可能就是自己动手最大的乐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