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姐们儿,咱聊聊我自个儿这两年捣鼓“增产剂”这点事儿。种地嘛谁不盼着多收点?我也不例外。一听说有这玩意儿能帮着长,我就上心了。
最初的困惑与尝试
记得那是前年春天,我那几亩黄瓜眼瞅着要开花了,可就是蔫蔫的,没啥精神。隔壁老张头神神秘秘跟我说:“老李,你试试那个啥‘芸苔素’,保花保果,听说好使!” 我当时心里也打鼓,这玩意儿靠谱不?别再把我的苗给整坏了。
但看着那半死不活的秧子,一咬牙,我决定试试看。跑到镇上农资店,问了问,人家老板也推荐,说是啥国家农科院鼓捣出来的,安全。行,那就买一小瓶回来。
拿回来后,我仔细看了说明书,生怕用错了量。第一步,我先找了个小喷壶,洗干净了。然后,我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兑水,不敢多也不敢少。心里头那个紧张,跟第一次相亲似的。
我挑了个傍晚,太阳下山了,没风的时候,对着我的黄瓜秧子,主要是叶面和花蕾,仔仔细细地喷了一遍。喷的时候,我心里还默念:“管用,可得管用!”
观察与调整
喷完之后那几天,我天天往地里跑,比看自家孩子还勤。我就想看看,这“增产剂”到底有没有用。
你别说,大概过了一星期,我发现黄瓜的叶子好像绿得更亮堂了,花蕾也看着饱满了不少。当时那个高兴劲儿,甭提了!看来这玩意儿还真不是瞎吹的。
尝到甜头之后,我又琢磨上了。黄瓜管用了,那我的番茄、辣椒是不是也能用用?于是我又去农资店转悠,这回老板给我推荐了另一种,叫“磷酸二氢钾”,说是能促进开花结果,还能让果子长得大。
这回我有经验了,还是老规矩:
- 仔细阅读说明书,搞清楚啥时候用,用多少。
- 精确兑水,不多加,也不偷懒少加。
- 选择合适的时间喷施,一般都是叶面喷施,早上露水干了或者傍晚比较
我还特别注意了一点,就是这些东西不能和碱性的农药混用,不然容易失效。这点农资店老板特意嘱咐过我。
实践效果与心得
就这么着,我陆陆续续在不同的作物上,根据它们的生长阶段,有选择地用了一些“增产剂”。比如,在蔬菜苗期,有时候会用点“胺鲜酯”这种,听说能让叶子长得快,绿油油的。要是有些藤蔓作物,比如冬瓜、南瓜,长得太疯了,光长藤不坐瓜,我也会少量用点“多效唑”给它“刹刹车”。
这几年用下来,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产量确实比以前光靠施肥要好一些,而且果蔬的品相也看着不错。比如我那黄瓜,以前一茬能摘个百十来斤就不错了,用了之后,感觉能多个二三十斤。番茄也是,个头匀溜,颜色也正。
我也明白,这“增产剂”不是万能神药。它就是个辅助,帮你一把。你平时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这些基础工作,一样都不能少。要是地里旱得不行,或者虫子都把叶子吃光了,你喷再多“增产剂”也白搭。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用这些东西,一定要科学。不能盲目,不能贪多。按照说明来,结合自己作物的实际情况,摸索着用。你看,我一开始也是小白一个,慢慢试,慢慢学,现在也算有点心得了。
今天把我这点不成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正在种地或者打算种地的朋友们一点点启发。记住,科学种田,才能有好收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