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就老琢磨一件事儿,就是咱平时老说“爱”,“在乎”,嘴皮子一碰,话说出去了,听着也挺好听,但总觉得差点意思。就像那句话说的,光说不练假把式,这“爱”要怎么才能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我就寻思着,得,我得亲自试试,把这虚头巴脑的玩意儿落到实处。
最初的想法与碰壁
我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想法。就想着,是不是多说点甜言蜜语,多表达关心就够了?于是我就开始尝试。比如,每天早晚安问候,提醒对方多喝水,注意身体。刚开始几天还行,对方也挺受用。但时间一长,我就感觉这玩意儿有点像完成任务,机械得很,自己都觉得有点假。
有时候我说了一堆,对方可能就“嗯嗯”、“好的”回应一下,我这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听进去了,还是敷衍我?这证明了个啥呀?啥也没证明。 纯粹是自我感动。我就意识到,这路子不对,得换!
转变思路:行动胜于雄辩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别听男人说什么,要看他为你做什么。我一琢磨,这话糙理不糙!反过来也一样,我想证明点也得靠行动。于是我决定,少说多做,或者说,让行动替我说话。
我的实践计划主要分几步:
- 观察与记录:我开始留意对方日常不经意间提到的一些小喜好、小烦恼。比如,她提过一句哪个牌子的酸奶好喝,或者抱怨过上班路上哪个路口特别堵。
- 默默准备:针对这些记录下来的点,我开始琢磨能做点不是说非得花大钱,关键是那份心意。
- 适时出击:在合适的时机,把准备好的“小惊喜”或者“小帮助”亮出来。
具体的实践过程与记录
说干就干!我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第一件小事:解决“小烦恼”。 她之前不是抱怨上班路上堵嘛我就默默研究了一下地图和公交路线,发现如果她早起十分钟,换一条稍微绕远一点但车次更多的公交线路,反而能更快到公司。有一天早上,我就提前把新路线图和预估时间发给她,还附带了一句“今天试试这个?说不定有惊喜。” 结果你猜怎么着?她那天真的就提前到了,还特别开心地跟我说,省了快二十分钟!这一下,我感觉比我说一百句“路上小心”都管用。
第二件小事:实现“小喜好”。 她提过好几次,想吃一家网红小蛋糕,但那家店离我们都挺远,而且老排队。我就盘算着,找了个周末,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过去排队。等我把那几块精致的小蛋糕摆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眼睛都亮了。我没多说什么“我为你排了多久队”之类的废话,就看着她吃得开心,我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
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
- 她随口说想看某部老电影,我就默默下载周末投屏到电视上,准备好零食,给她一个惊喜。
- 她工作压力大,我就主动承担了更多家务,让她能多点时间休息放松。
- 她喜欢某个歌手,我就留意抢票信息,虽然没抢到最想要的场次,但也努力过了,她也知道我这份心。
这些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每一件都花了我心思和时间。我发现,当我真正开始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表达的时候,那种“证明”的感觉才慢慢浮现出来。
最终的体会与感悟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算是整明白了。所谓的“爱的证明”,真不是靠嘴说出来的。它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里,藏在你为对方付出的具体行动里。 可能是一杯恰到好处的热水,可能是一次默默的陪伴,也可能是一次费尽心思的准备。这些行动,对方是能感受到的,那种温暖和踏实,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替代不了的。
现在回过头看,我也不再纠结于非要对方说出“我感受到你的爱了”这种话。因为我知道,当我在用心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种爱的流动是双向的。我付出了,我快乐;对方感受到了,她也快乐。这大概就是最实在的“爱的证明”了。 以后,我还会继续这么干下去,毕竟生活嘛就是由这些点点滴滴的实在构成的,不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