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都念叨,说想把好时光给留住,整出个啥“永恒时光”。听着挺玄乎的,对?我一开始也琢磨,这玩意儿得上哪儿找去?后来我慢慢悟过来了,这所谓的“永恒时光”,它不是啥高高在上、摸不着的东西,也不是说非得花大价钱才能弄到手的宝贝。
最初的瞎琢磨
刚开始,我瞅着身边不少人,为了留住点回忆,那阵仗可真不小。什么高清摄像机、专业麦克风、酷炫的剪辑软件,一样样往家里搬。拍出来的东西,确实是画面精致,声音清晰,跟电视里放的似的。可我总觉得,那里面少了点少了点咱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的那种“味儿”。
我就寻思,咱普通人,没那么多家伙什儿,也没那么多时间去学那些复杂的玩意儿,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永恒时光”了? 我不信这个邪。
我的笨拙实践
后来我就开始自个儿捣鼓了。说白了,咱就是想把那些一晃就过的小瞬间给存下来。比如孩子咧嘴笑的傻样儿,家里宠物干的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糗事,或者是某个傍晚特别好看的云彩。
我用的就是手机自带的那个最简单的编辑功能。 想着不就是把几段视频拼一块儿,再加个音乐嘛能有多难?结果?真是手忙脚乱!
- 视频素材导进去,顺序经常搞错,颠三倒四的。
- 想剪掉多余的部分,老是手一抖,把精彩的也给咔嚓了。
- 配个音乐,不是声音太大盖住了说话声,就是节奏跟画面完全不搭调,看着别扭。
记得有一次,我想给我爸妈做一个他们年轻时候照片的合集视频,配上他们喜欢的歌。我吭哧吭哧弄了大半天,预览的时候,照片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字幕歪歪扭扭,好几张珍贵的老照片还被我裁剪得不成样子。当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
摸索出来的小门道
折腾了几回之后,我也算是摸着点石头过河了。我发现,这玩意儿,关键不在于你用的工具多高级,技术多牛掰。 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心想把那份感觉给留下来。
我就不再去追求啥“大片效果”了。手机拍的视频,哪怕有点抖,有点模糊,那也是真实的记录。我开始学着用一些免费但功能还算过得去的手机剪辑App,摸索着怎么加个简单的转场,怎么调整一下音量,怎么配上一段应景的背景音乐。
我把注意力放在了“讲故事”上。 哪怕只是几张照片,我也琢磨着用什么样的顺序排列,配上什么样的文字,能更好地把我当时的心情给表达出来。有时候,一段粗糙的、带着环境杂音的现场录音,反而比后期配上的完美音效更能打动我自己。
比如,我记录孩子学走路,那歪歪扭扭的几步,摔倒了爬起来又继续,配上我当时在旁边加油鼓劲的声音,虽然画面晃得厉害,声音也不清楚,但每次看,都觉得特别有劲儿。
这就是我的“永恒时光”
慢慢地,我手机里存下了不少这样的小视频、小片段。有的是过年过节一家人聚餐的热闹场面,有的是跟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随手拍的风景,还有的是孩子在某个瞬间说的一句童言无忌的傻话。
这些东西,你要说多精美,谈不上。你要说多有技术含量,那更是没有。但对我来说,每一个片段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们可能不完美,甚至有点“土气”,可它们是我亲手记录下来的,是我生活里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现在我明白了,所谓的“永恒时光”,它不是一个需要去费力“获取”的什么虚拟物品。它就散落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用心去感受,用手去记录,哪怕方式再简单,再朴素,它也能成为你心中最珍贵的收藏。这比啥都强,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