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Clive Christian:一场“实践”与迷思
行,今天就来聊聊我跟那个叫Clive Christian的香水打交道的那点事儿。这牌子,听着就挺唬人的,不少人吹得神乎其神,我就寻思着,得亲自“实践”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个啥名堂。
最初的印象:只闻其名,未见其“香”
最早听说Clive Christian,还是在一些讲究生活品质的朋友圈子里。他们一提起来,就是什么“英国皇家御用”,“瓶盖都是皇冠造型”,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后来自己手欠上网查了查,嚯,价格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当时我就琢磨,这玩意儿是镶金了还是镶钻了?
“实践”第一步:寻香之旅
好奇心上来了,挡也挡不住。我就想着,怎么着也得闻闻是啥味儿。这可不像买瓶酱油那么简单,不是随便哪个商场都有。我这“实践”的第一步,就是找哪儿能体验到。问了几个高端商场,有的说没听过,有的说得预约,搞得跟见什么大人物似的。好不容易在一个犄角旮旯的买手店问到了,说是有几款可以试试。
亲身体验:是惊喜还是“惊吓”?
到了店里,销售倒是挺客气,给我介绍了好几款。我就记得当时试了那个据说是经典的“1872”,还有一款名字忘了,反正瓶子都挺华丽。喷出来那么一闻,老实说,第一感觉,是香的,挺复杂的香。但要说多惊为天人,多与众不同,让我立马掏钱包,好像也没有。
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了,这玩意儿,贵得这么离谱,难道就这?可能是我鼻子不行,品鉴不出来其中奥妙?销售在一旁倒是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前调中调后调,什么珍稀原料。我这人实在,就觉得,好闻是好闻,但还没到那个让我觉得“值”的份上。
- 复杂度: 确实,那香味儿层次是挺多,变来变去的。
- 持久度: 这点得承认,留香时间确实比我平时用的那些要长不少。
- 独特性: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感觉,没有那种“哇,这就是我的味道”的命中感。
我还想起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说某某角色赌气把同款的1872扔垃圾桶了。当时我还觉得夸张,现在一琢磨,虽然不至于扔垃圾桶,但如果真是自己花大价钱买的,结果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那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
“实践”期望越大,可能…
怎么说,这回“实践”Clive Christian的经历,让我感觉,很多时候,品牌溢价、故事营销,占了很大一部分。东西可能是好东西,用了心,用了料,但它所承载的那个价格,往往包含了太多香水本身以外的东西。
这就像有些所谓的高端口碑产品,一堆人捧,一堆人吹,你真上手一试,也就那么回事。不是说它不但可能就是没达到你被各种信息轰炸后建立起来的那个高预期。以后再遇到这种听起来特玄乎的东西,我还是会先掂量掂量,把心态放平一点,别让名气给唬住了。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管它叫Clive还是叫Steve。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