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圭是谁?曹操身边这位鲜为人知的谋士你了解吗?

天美租号

咱聊聊这个娄圭。咋想起他了?前阵子我又翻了翻三国那点事儿,就琢磨曹操手底下那些谋士,荀彧、郭嘉都熟,但这个娄圭,以前真没太往心里去。

所以我就想着,得,好好了解了解这哥们儿。算是给自己布置的一个小“实践”任务,把这人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

第一步:他是谁?哪儿的人?

我这人就喜欢从根儿上刨。第一步,老规矩,先查查他是哪儿的人,叫啥字儿。打开我那堆三国相关的资料,一顿翻找。

  • 很快就找到了:娄圭,字子伯。
  • 籍贯,是荆州南阳人,搁现在差不多就是湖北襄樊那块儿。

行,基本信息有了,心里大概有个谱了。南阳在东汉末年那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第二步:早年干过

接下来我就想知道,这娄圭年轻时候是个啥样的人,有啥特别的。我又接着往下扒拉资料。

你还别说,这哥们儿年轻的时候就挺有想法,不是一般人。资料上说他“少有大志”,还说过一句特牛气的话:“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着后耳!” 意思就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就得能统领几万兵马,后面跟着上千匹战马才算威风!啧啧,这口气不小!

初平年间,天下大乱,他就开始在荆州北边拉队伍,也聚集了一些人,就依附了当时的荆州牧刘表。这履历也算正常,乱世嘛有能耐的都想干点事。

第三步:怎么跟了曹操?都干了啥大事?

在刘表那儿估计也没待太久,或者说没得到重用?反正后来他就投了曹操。这点挺关键的,我就重点看了看他跟曹操的渊源。

原来,娄圭跟曹操少年时候就认识,算是老相识了。这层关系在古代可不一般。曹操得了这么个旧友来投,自然是高兴,让他做大将,还让他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就是曹操不让他直接掌管军队。这点我琢磨了半天,可能是曹老板觉得他更适合出谋划策,或者有别的考虑。

要说他帮曹操干的最漂亮的一件事,那必须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征讨关中马超、韩遂那次。娄圭跟着去了,还献了个奇计。

  • 当时天冷,曹军想筑城,但没那么多材料,而且沙土也不好弄。
  • 娄圭就建议,把水浇在沙土上,利用寒冷的天气,一夜之间就能冻成坚固的冰城!

这招可太绝了!曹操一看,大为惊叹,说:“子伯之计,吾不及也。”能让曹操都自叹不如,可见娄圭这脑子是真好使。这冰城一起,曹军就有了稳固的据点,对后来击败马超、韩遂起了大作用。

第四步:结局如何?

按理说,这么个有功之臣,在曹操手下应该能善终?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出事了。有一天,娄圭跟一个叫习授的南郡同乡坐一辆马车,路上正巧碰见曹操父子出行,排场挺大。娄圭可能就跟习授私下里议论了几句,估计是感慨或者评价了曹老板他们。谁知道这个习授是个什么人,他转头就把娄圭说的话给密告给了曹操。

曹操一听,那还得了?立马就把娄圭给抓起来,然后就给处死了。具体娄圭说了史书上没细说,但估计是犯了曹操的大忌讳。

实践总结与感想

到这儿,娄圭这辈子的主要事迹就算是捋清楚了。我合上资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回“实践”下来,我感觉娄圭这个人:

  • 有志向:年轻时就想干大事。
  • 有谋略:冰城计策就是证明,绝对是个顶尖的谋士。
  • 可能有点口无遮拦,或者说对形势判断失误: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曹操这种雄主手下,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哪怕是私下里。

他的人生也算是大起大落了,从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到曹操的重要谋士,立下大功,却因为几句话丢了性命。这事儿也让我琢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是说着玩的。曹操虽然爱才,但也猜忌心重,一旦触碰到他的底线,哪怕是旧识、功臣,也难逃一死。

通过这回对娄圭生平的梳理和学习,我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和历史又多了些更立体的认识。历史这东西,细细品味,总能咂摸出不少东西来。下次再找个不太熟悉的人物,继续我的“实践”之旅!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