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自个儿“斩土”的这点事儿。说白了,就是琢磨着怎么在主业之外,捣鼓点别的活儿,挣点外快。
为啥要“斩土”?
起初,也不是说主业工资不够花,就是觉得,人不能总待在一个坑里。而且你看现在这情况,手里多条路,总归心里踏实点不是?再说了,谁不想多搞点钱?就这么个简单的想法,就开始折腾了。
摸索阶段:两眼一抹黑
真没啥方向。我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先是上网瞎搜。什么兼职平台、众包网站,看了一大堆。注册了几个账号,上去瞅了瞅。
- 感觉那些平台,要么就是活儿太零碎,几块几十块的,不够费劲的。
- 要么就是看着挺大的项目,要求贼高,还得跟一堆人抢,感觉我这种想“兼职”搞搞的,竞争力不大。
- 还有些看着就不太靠谱,信息模糊,感觉像“割韭菜”的。
试着投了几个简历,联系了几家,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聊了几句就没下文了。那段时间,挺泄气的。感觉这“土”不好斩,到处都是石头。
转变思路:还得靠熟人?
网上的路子走不太通,我就琢磨,是不是得从身边想想办法?都说熟人介绍靠谱,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跟以前的同事、同学、还有工作上认识的一些朋友多聊聊。
也不是说直接就问人家有没有活儿干,那样太突兀了,人家也可能觉得你这人功利。就是平时多联系,吃饭喝茶的时候,顺带提提自己最近在琢磨搞点副业,看看有没有啥机会。或者有时候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些相关的动态,就去问问情况。
这条路,见效慢。不是你今天问了,明天就有活儿。得慢慢铺垫,看机遇。
第一次“斩土”成功:歪打正着
说来也巧,第一个活儿还真不是我主动问来的。是有一次跟一个前同事吃饭,他知道我以前做过类似的东西。正好他那边临时有个项目缺人手,一部分工作他们内部搞不定,或者说不想投入内部资源搞,就想外包出来一小块。
他知道我技术还行,人也算靠谱,就问我感不感兴趣。这机会一下就来了!
当时心里挺激动,但面上还得装淡定。详细问了问需求、时间和报酬。感觉要求不算离谱,时间上我努努力也能挤出来,价格嘛虽然不高,但作为第一单,“开张”最重要。
就这么着,接了!
过程记录:真干起来也不轻松
接了活儿就不能含糊了。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就扑在这上面。
- 沟通需求: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跟前同事(现在是甲方爸爸了)反复确认他们到底想要啥效果,避免后面返工。宁可前期多花点时间磨,也别后面做完了才发现方向错了。
- 动手开干:把需求搞明白,就开始闷头写代码、做东西。这过程就是纯粹的体力加脑力活儿了。
- 遇到问题:中间肯定会遇到些小问题,要么是技术上的坎,要么是需求理解上的偏差。这时候就得及时沟通,别自己瞎琢磨,也别怕麻烦人家。
- 交付和修改:按时把东西交出去了。对方看了之后,提了些修改意见。这很正常,很少有一次性完美的。耐着性子,按照要求调整。
- 收钱:改完之后,对方验收通过。然后就是等付款了。钱到账那一刻,心里那叫一个踏实!虽然不多,但这是自己“斩土”挣来的第一笔,意义不一样。
一点心得体会
这回经历下来,有几点感受特别深:
- 靠谱的人脉比啥都强:网上的平台机会多,但坑也多。熟人介绍的活儿,知根知底,沟通起来顺畅,信任度也高。前提是你自己得靠谱,别把朋友给坑了。
- 沟通非常重要:别怕问,别怕烦。需求一定要搞清楚。
- 管理好预期:别一开始就想着挣大钱。先从能做的、小点的活儿开始,建立信任,积累经验。
- 别影响主业:“斩土”是副业,主业才是根本。得安排好时间,别因为搞副业把本职工作耽误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 报价要合理:别太高吓跑人,也别太低作践自己。可以参考下市场行情,结合自己的投入和活儿的难度来定。
我还是会留意着“斩土”的机会,但心态平和多了。有合适的就接,没有就拉倒,不强求。毕竟这玩意儿也看缘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确实让自己多了条路,也多了点见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