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天气也还行,不算太晒,就琢磨着上山边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碰上点儿啥好东西。心里头惦记着那一口酸酸甜甜的小野莓,好久没尝过了,那滋味儿,跟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可完全是两码事。
说干就干,也没啥特别准备的,就穿了双耐磨点的旧鞋,怕草深有虫子啥的,套了条长裤。关键是得带个家伙事儿,不然找到了放哪儿?我就从厨房翻出来一个以前买水果剩下的小塑料篮子,不大,但装点野莓足够了。
寻觅与发现
出了门,就顺着村边那条挺熟的小路往山上走。这路平时走的人不多,两边杂草长得挺疯。眼睛就得放尖一点,小野莓那玩意儿,个头小,颜色也不是特别扎眼那种红,经常就藏在叶子底下,或者贴着地面长,不仔细看真容易错过。
干啥事就喜欢一门心思。一路走,一路扒拉草丛,眼睛就跟雷达似的扫来扫去。走了得有小半个钟头,还真没啥发现,心里头就有点打鼓,想着是不是季节不对,或者这片儿被人摘秃了。
就在打算换个地方的时候,欸!眼角余光好像瞟到点红色。赶紧蹲下去仔细瞅,扒开几片挡着的叶子,还真让我给找着了!
那几颗小野莓,就那么零星几点,藏在一小片绿叶底下,红得挺精神,虽然个头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但看着就让人高兴。这玩意儿就是这样,不是成片成片的,得有耐心找。
动手采摘
找到了就得赶紧动手。这小野莓的秆子细得很,得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掐断,别把整个秧子给拽起来了,明年还指望它长。我就这么一颗一颗地摘,轻轻放到我的小篮子里。那感觉,真有点寻宝的意思。
这东西它不是聚堆长的,找到一小撮,摘完了就得继续往前挪,继续找。有时候走挺远才又能发现几颗。就这么走走停停,摘摘找找,篮子底下也慢慢铺了一层红。
中间还碰上几只小虫子,赶紧给弄掉。手上也沾了点泥土和草汁,不过没事儿,这才有野趣嘛闻着空气里那股青草混着泥土的味儿,还有凑近篮子时闻到的那丝丝缕缕的野莓清香,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收获与回味
差不多转悠了一个多小时,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篮子里的小野莓也装了小半篮,红彤彤的看着就喜人。虽然不多,但都是自己一颗颗找来的,那成就感可不一样。
拎着我的“战利品”就往家走。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小宝贝倒出来,用清水轻轻冲洗干净。洗的时候都得小心,生怕把它们给弄破了。
洗干净了,放盘子里,看着就更诱人了。忍不住捏起一颗放嘴里,那味道,啧啧!先是一股子清新的酸,然后是那种特别纯粹的甜,带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野味儿。这口感,跟市场上买的那些大草莓完全不同,它更紧实,风味更浓缩。
虽然忙活了大半天,累得够呛,就得了这么一小盘。但吃着自己亲手摘的小野莓,心里那份满足感,真是啥也换不来。这就是实践的乐趣,过程比结果有时候更让人回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