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一直在琢磨一个事儿,就是咋样才能让你做的东西或者你关注的事儿,能被更多人知道,也就是所谓的“广为人知”。
我之前弄过一个小项目,就是帮着小区里一些老人搞搞手机教学,解决点他们平时用不明白的问题。一开始就我跟两个朋友,利用周末时间,在一个小活动室里弄。想着是好事儿,应该挺受欢迎。
第一步:埋头干,等人来
我们挺实在的。 就是把时间和地点写了个小牌子,放在活动室门口。想着大家路过看到了,有需要自然会来问。我们就坐在那里,把电脑、充电线、各种型号的手机都准备等着人上门。
结果?头两个周末,几乎没人。偶尔有两三个人进来,也不是问手机的,就是进来歇歇脚,或者问点别的。那时候心里挺凉的,觉得这事儿是不是没啥需求?
第二步:主动出击,搞宣传
后来我们合计,不能干等着。 得主动去说说。我就印了点简单的小传单,就是巴掌大的那种纸,写上我们是干嘛的,啥时候在,在哪儿。然后我就趁着下班或者周末,去小区人多的地方,比如小花园、超市门口,见着岁数大点的叔叔阿姨,就上去递一张,跟人解释一下。
- 发传单,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 在小区业主群里发消息,还被群主警告说别发广告。
- 找社区帮忙,在公告栏贴了个通知。
这么一通折腾下来,情况好了一点。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了,但还是不多,每次也就那么三五个,有时候还碰上我们自己也有事,就断断续续的。
第三步:转变思路,找“爆点”?
那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方法不对?光靠我们自己这点力气,影响范围太小了。你看网上那些事儿,一下子就传开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时候,一个事儿能火起来,要么是有个特别厉害的人在背后推,要么就是这事儿本身特别有话题性,或者特别巧,正好碰上大家都在关注的某个点。
我就琢磨,我们这个手机教学,有啥“点”吗?
后来有一次,一个阿姨学会在手机上买菜,特别高兴,录了个小视频发到她自己的家庭群和朋友圈里,说“现在我也会手机买菜了,多亏了小区里那几个小伙子教我”。结果她那个视频被不少人看到,她家亲戚、老同事什么的,都觉得挺有意思,也挺实用。
意外的传播
没想到的是, 这阿姨的视频,被她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看到了。她女儿觉得这事儿挺暖心的,就稍微整理了一下,写了个帖子,发到本地一个挺火的论坛上。标题大概就是“小区里的免费手机课堂,帮我妈解决了大问题”。
这下子,知道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好多人留言说“我们小区怎么没有”、“这个应该推广”。甚至还有记者联系社区,想来了解一下。
的一点想法
所以你看, 一个事儿想“广为人知”,真不是光靠自己使劲吆喝就行的。我们吭哧吭哧干了那么久,效果还不如一个阿姨无心发的小视频,再加上她女儿随手转的一个帖子。
这里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那个阿姨的视频和她女儿的帖子。必然性可能是,这件事本身确实是解决了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的痛点,有实际价值,容易引起共鸣。
要我说,想让一件事广为人知,可能真得结合好几个因素:
- 东西本身得有点价值, 不管是实用价值还是情感价值。
- 得找到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光靠自己嗓门大没用。
- 可能还需要点运气, 或者说,时机。
反正我现在是觉得,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是基础,然后,也别太强求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时候,缘分到了,或者说那个“点”被触碰到了,自然就传开了。过程比结果可能更有意思,至少我折腾了这么一圈,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也确实帮到了几个人,这就挺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