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北美版“拼多多”的初体验
最近老听人叨叨,说北美这边也冒出来个跟国内拼多多差不多的购物地方,东西便宜得吓人。就喜欢自己上手试试,光听别人说总觉得不踏实。正好家里缺俩小玩意儿,想着,得,就拿它开刀,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第一步:找地方、下软件
也没费多大劲,搜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界面看着花里胡哨的,跟咱们国内一些软件一个路数,各种打折、限时抢购的信息怼你脸上。第一眼感觉有点乱,但价格是真晃眼,好多东西都是几块钱、十几块钱(当然是美刀)。
第二步:瞎逛、挑东西
我就开始在上面溜达。嚯,那东西叫一个全乎!小到厨房里的小工具、手机壳、数据线,大到衣服鞋子、户外用品,感觉啥都有。价格嘛确实是低。我瞅见一个厨房用的沥水架,亚马逊上类似的怎么也得十来刀,它这就三四刀。还有些装饰用的小灯串,也就一两刀。
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么便宜,能好用吗?别买回来一堆垃圾。但转念一想,反正也没几个钱,试试呗。就挑了几个不咋贵,但平时确实能用上的东西:
- 一个据说挺好用的擦碗布
- 一个手机支架
- 前面说的那个沥水架
- 还有几双看着还行的袜子
加一块儿也没多少钱,好像还凑够了包邮的门槛。
第三步:下单、付款
下单过程倒是挺顺溜,跟平时网购差不多,填地址,选支付方式。它支持好几种支付,信用卡、PayPal啥的都行。我选了个常用的支付方式,几下就搞定了。邮件很快就来了,确认订单,给了个预计送达时间,看着还行,不算太离谱。
第四步:等快递、收包裹
接下来就是等。我这人急性子,买了东西就老想看物流信息。它那个物流更新,感觉有点慢,有时候好几天才动一下。大概等了一个多礼拜快十天,包裹终于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包,外面看着有点糙。
第五步:开箱、验货
赶紧拆开。里面的东西倒是都对得上。那个擦碗布,摸着还行,就是有点薄。手机支架,塑料的,看着有点单薄,但掰了掰,还算结实,放手机没问题。袜子嘛就那样,穿穿再说。重点是那个沥水架,零件都在,自己动手拼了一下,还挺简单的。放水池边上试了试,尺寸也合适,能用。
这第一单的东西,质量就那么回事儿。不能说多但绝对对得起那个价格,甚至有点超出预期。就是那种“用坏了也不心疼”的感觉。
后续和想法
后来我又零零散散买过几次,主要是一些小玩意儿,比如收纳盒、烘焙用的小工具啥的。有一次买了个衣服,那个质量就不太行,洗一次就有点变形了。所以感觉买这种平台的东西,有点像开盲盒,运气成分挺大。
它那个模式,确实跟国内学的挺像,低价走量,东西五花八门。有时候还会给你推送一些优惠券,或者搞点小游戏让你领点折扣。我试过一次,感觉挺费时间,就没再弄了。
要我说,这地方适合买
- 对质量要求不高的小商品:比如一次性的派对用品、不常用的工具、厨房卫生间的小配件。
- 想尝鲜试试的东西:有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别的地方卖得贵,这儿便宜,买来玩玩也行。
- 消耗品:比如上面说的袜子、抹布之类的,用用就扔,不心疼。
但你要是想买质量特好、能用很久的大件或者贴身穿的衣物啥的,我劝你还是多掂量掂量。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这话到哪儿都差不离。
反正我现在的策略就是,需要买点可有可无、或者急用但要求不高的小东西时,会上去看看。但凡是对质量有点要求,或者比较重要的东西,我还是宁愿多花点钱去亚马逊或者实体店买个放心。
这就是我自个儿试用这个北美版“拼多多”的一点经历,说不上多全面,就是个初步感受,分享给大伙儿参考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